顾衍果然如他所说,从初二后和扶苏见过面,又嘱咐过其他人后就忙得脚不着地。初三,各地的头人、领纷纷来见嬴政,他在宫里参加宴会,和那些刚刚归附的部族聊天,询问他们的生活困难等等。初四见各地郡守,之后就是没完没了的见客参加宴会。
身为丞相,他可以不去参加私底下的宴请,但是宫里的宴会和祭祀还是要去主持的。可以说,顾衍觉得自己的休假几乎是全都浪费在了宫宴上。
直到出八,所有人都回归岗位,顾衍才用要开始工作为借口从各地官员的邀请中抽身。刚刚回到衙邸,他就找来萧何将他要跟随陛下出巡的事情交待下去,然后将自己手头的工作交接给萧何说,“我不在衙邸的这段时间门,和丞相有关的常务就拜托你了。”
萧何完全没想到自己刚刚实习半年,就要接任顾衍的一部分工作,他有些慌忙的说,“万不可如此儿戏啊,丞相。何才跟随您学习半年,这些工作无不是关乎国家,怎么能如此随意的交给某呢?”
顾衍笑着说,“重要的事会直接给我,能到你手上的都是一些常务,你只要看着不出乱子就行。”
这些刚刚踏上官场的年轻人第一次独立工作就要面临这种事情,当然会有些紧张,不过顾衍相信他们能做好。
萧何点点头,在顾衍的安抚下接下工作,然后问道,“陛下打算什么时候出?”
报纸上可没有任何消息流出来。
“最近几日吧。”
顾衍想了想,少府定下的日子是初十,但是跟随嬴政东巡的人员还没有确定,所以应该还会再推迟几天。而且保护皇帝的军队有十万之多,这还是在已经精简的情况下。
好在,少府的官员从初二得到王令开始就已经在筹备,所以总体而言没有拖延很多时间门。
不过听说顾衍要出远门,在渭南掌管纺织厂的越丫都回到了丞相府,亲自给顾衍整理行礼,她一边收拾行礼一边皱着眉头和韩徒说,“还是将纺织厂交给其他人,我陪着主君去吧。”
照顾主君的事情,她交给谁都不放心。
韩徒想了想,点点头道,“我去和主君说一下,还是你近身照顾比较放心。”
他们毕竟是从小就跟随顾衍的,肯定比后来的仆从要更加了解顾衍。虽然平时他们也做顾衍交代的事情,不经常在他身边,但是如今可是要去胶东!那么远的路,他们的主君自幼身体就虚弱,路上要是有个什么意外身边没有贴心的人可不行。
顾衍在这种事上非常好说话,在确定纺织厂有人管之后就点头同意了。韩徒和越丫自来到他家,就没有出过远门,这才跟随嬴政东巡还能看看沿途风光,越丫是女子,估计喜欢这些吧!
始皇三年,正月二十,始皇带群臣东巡。
第1o8章
一路东行,路上遇大风,队伍不得已在三川郡停留了一阵子。
皇帝出行,又带着十万军队,一路上百姓望风而拜。当然,因为生活的改变,大部分人都真的感念秦国带来的安定生活自觉来叩拜皇帝车架,甚至有姑娘将鲜花撒在车架会经过的地方,表示自己对皇帝的倾慕。
不过跟在皇帝车架后面的官员的马车就没有这种待遇了,在休整的时候顾衍还能避开人群找个人少的地方休息一下。
因为大风,嬴政决定在三川郡休息几天,顾衍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找当地人说说话。
他将自己的官服换成平民的衣服,独自拿着鸱枭杖就离开了车队。
韩徒远远的跟着。
因为顾衍要和百姓接触,身边一直跟着一个仆从不太好接近他们。所以时常是顾衍在前面独自走,韩徒在远处跟着,只要能关注到他的行踪就可以了。
附近的村人没有多少,大部分都在忙农活,少部分闲着的都去迎接嬴政了,顾衍走了很远都没有遇见什么可以攀谈的人。直到忽然有人叫住了他。
“哎,那边那个€€€€”
顾衍不太确定对方是否在叫自己,转身面向声音所在的方向。
“怎么是个瞎子”
对方看到顾衍的眼睛和手里的手杖,立刻就明白过来嘟囔着走过来。
顾衍猜他可能以为自己听不到他自言自语的声音,也就装作没听见很自然的问,“请问,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招呼他的人年纪不是很大,摆摆手,“本来想找个人搞点吃食的,你恐怕弄不来吧!”
顾衍笑笑,“要多少?”
如果是一两个人的食物,对他来说并不困难。虽然车队的食物都是按天分配的,不过丞相的份额向来都多,分一些出来也无所谓。
“你也不问我干什么”
那人撇撇嘴,好像又不满顾衍这么干脆就答应他了。不过他还是实话说了,“我们是沛县来的,要去咸阳服徭役不过路过这里遇上大风,浪费了几天,带的粮食不够就像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