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古开始帮着何木在城隍庙接待香客。
城隍庙虽大,人其实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很少。何木负责与镇灵司的沟通,平常兼着半个庙祝事宜,诸多日常事务主要还是由一群不到十人的清修道士处理。
白古现在才知道,何木原来是有道牒的,道号云阳,辈分似乎还不低。
总而言之,白古在城隍庙要做的事情并不复杂,反正也不用说话,也就是扫扫地,烧烧茶,记录一下比较特殊的香火钱,有时候拦一拦到处乱跑的小孩子。
树种埋下之后就放到庭院里晒太阳了,小红就放在白古座位的角落,没人的时候喜欢出来闻一闻香火,这似乎是城隍默认的待遇。
桌上摆着基本大致翻过一遍的典籍,到现在,白古基本可以确定,几位“圣人”
极大可能是自已的“同乡”
。
一部分原因自然是在于那些零零散散让白古感到莫名熟悉的“圣人言语”
,其中关键,却在白古从某篇记叙中发现的一段文字。
关于一位失败者,一位妖道的记录。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数百年前,天下大乱,一个自号天公道人的道士横空出世,翻云覆雨。
据记载,天公道人创立一石米教,不论身份,只要捐一石米,便是此教信徒。势力鼎盛时,一石米教掌控区域接近大奉王朝如今疆域的三分之一,远超一般强国。
寥寥数语已经足够让白古判定,这个所谓的天公道人绝对是穿越过来搞事的。
相似的地理环境注定了华夏民族的农耕属性,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造就了中原大地大奉王朝与“前世”
相似的社会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相似的道德观念以及处世准则的归纳总结可以说既是偶然的产物,也是人文历史发展的必然成果。
至于乱世,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造反的“乱民”
隔一段时间总会冒出来一批,但两个世界就连造反的人用的都是一样的口号。
哪有这种巧合的事情。
此时此刻,面对桌上摊开的“圣人典籍”
,白古不禁想到一个问题。
人生一世,自已会在这世间留下什么痕迹?
以凡人之躯,行圣贤之事?
从镇灵司的地图来看,朔方也算处于西南边境,“前朝余孽”
,“地方淫祠”
,“妖魔鬼怪”
,大大小小的动乱摩擦数不胜数,不过至少到目前为止,白古所见的内忧外患暂时都不明显,百姓亦是切切实实安居乐业。
什么科技革新,带动时代进步,这种事情白古没啥想法。原因很简单,自已的“老乡”
们已经把框架搭得像模像样,自已没必要瞎掺和。更何况,自已又用不上。
白古驻笔良久,沉思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