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了以后,只见干爸干妈他们正在给我妈妈和姑姑她们聊天,一张红色的八仙桌子上放了好几个果盘。
房间里气氛虽然还很融洽,尽管干爸和干妈的态度也非常和蔼,但可以看出妈妈和姑姑她们都很拘束,妈妈和姑姑的脸上总是流出一种恭敬和谦卑的笑意。
在妈妈和姑姑的心里,男方是一个干部家庭,永国又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军官,无论是从家庭还是两个孩子身上考虑,她们都感觉配不上男方的家庭。
因此,这种自卑的心理,使妈妈和姑姑她们一直没有足够的底气,来面对这两家肩膀不一般高的婚姻。
而干爸和干妈为什么会同意这个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呢,干爸也有这几个方面的考虑
1、干爸本身也是农民出生,他是在六七十年代,从大队的民兵营长提拔上去的干部,一步步的当上了乡长,他们一家5个人,就他一个人是商品粮户口的。
所以,他们家并不是什么豪门或高干家庭。
2、他们家有三个儿子,按照农村的习俗,像他们这种“一头沉”
的干部家庭,给三个儿子安排工作,再说上媳妇负担也是很重的。
农村女孩纯朴善良,眼光不高,容易满足她条件……
3、如果说到机关单位的千金小姐了,地位和门庭虽然相对,但千金小姐的脾气或性子,他们或他们的儿子就不一定能够受得了的。与其像伺候公主那样忍气吞声的过日子,还不如娶个能吃苦受累的农村女孩过着舒心,他们夫妻就是现实的例子。
4、农村的女孩勤劳本分,勤俭持家,一个女人能有这几个优点,家庭就有兴旺达之日。
所以,基于这几个主要方面的考虑,干爸和干妈才答应下了这门亲事。
当干妈和永国看到香秀主动搀扶一个摔倒的老人时,香秀这个善良温暖的举动,更加深了她们对香秀的好感。
因此,这也是干妈想让香秀她们到当时余寨街上最顶级的食堂,来吃饭谈事的主要原因,这也显示了她们对未来大儿媳妇的满意和重视。
我跟凤娇走到食堂里的时候,干爸已经过来了。
进了房间后,我掂着茶瓶先给干爸和干妈添了一点热茶后,才给我妈妈和姑姑添了热茶……
酒菜上来之前,我先对妈妈说“妈,咱们今天就是来谈儿女之事的,有啥话就说在桌面上,以后就按照今天说的话往下办事。”
妈妈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农家妇女,她目不识丁,不会花言巧语。她土里土气的说道“咱们家都是农民,女儿是个农村女孩子,你们是干部家庭,永国又是个军官。我就是担心你们说我们攀高枝,以后瞧不起我家闺女,使她挨打受气,你们要是不同意,也别勉强。”
听了妈妈说的话,干爸微笑着说“大姐,就像刚才国勇说的那样,咱们今天坐在这里是谈儿女之事的,不讲对方的身份和地位,咱们都是平起平坐的。我跟永国的妈妈我们是爱亲做亲,不讲门当户对。我听说香秀在学习手艺,将来准备自己开店,这样有上进心的女孩子我非常喜欢。”
干爸亲切的看了一下香秀继续说道“我刚才听永国的妈妈也说了,一个与香秀素不相识的老人被雪水滑倒了,香秀就跑过去把他给拉起来,这个善举是她骨子里面的善良。说明香秀这个孩子的品质很好,她给我们当(未来的)大儿媳妇,我们非常满意。”
干妈和永国也都表示她们是爱亲做亲,只要是她们喜欢上香秀了,就不讲她的身份,只看她的品行,她们对这门亲事也是一百个满意……
妈妈和姑姑也说只要两个小孩没有意见,我们当大人的都不反对……
这时,永国拿着茶瓶站起身来走到妈妈身旁说道“阿姨,我给你添点热水。”
妈妈高兴的扶着茶杯,满意的看着永国。
之后,永国给我们每人都添了一遍热水。
这时,食堂的服务进来问干爸“胡乡长,现在要不要上菜?”
干爸说“好吧,我们边吃边聊。”
之后,干爸和干妈都出去了。
没过多久,干爸和干妈又回到了房间,他们刚才可能是商议事情去了。
上菜的时候,干爸让妈妈和姑姑坐在正上席的位置上,他和干妈坐在下席的位置上想陪我们,我跟凤娇连忙站起来让干爸干妈坐在两边。
干爸说“今天你是香秀的娘家人,是贵客,我们是东家,我和你干妈就应该坐在下面陪着你们。”
我说“干爸,我妈和姑姑坐在正位上已经代表我们了,凤娇是你的干闺女,我们是晚辈应该坐在下面,你坐在上面跟妈妈和姑姑谈事也方便些。”
谦让很久,我跟凤娇坐在下席给她们斟酒,永国和香秀坐在了一起。
开席之前,干妈看着妈妈说“大姐,既然双方都没意见,咱们今天就把两个孩子的亲事给定下来,该花钱的我们一定花钱,跟着当地的风俗习惯走,你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