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船一位行娘子,写着行姓氏的宫灯被高高挑起挂在最上头。她们带着自家的同样知书达理的姊妹,为上船的士子指点诗题、文题,乃是每船一种题目,作五言八句诗一,并一篇或散或骈的文章。
行娘子既为监场,作完后诗文亦呈与行娘子,黜落其中不合规制、不合音韵的,再下芳评,汇总交于楼船处。
纸是宣城宣纸,笔是歙县徽墨,笔是吴兴湖笔,墨是高要端砚。菜是江宁名楼掌勺,酒是十年陈的花雕酒。船内布置没有满眼金玉绫罗,而是以一种清雅精巧的、却不符登船人规制的形式来布置。
仿佛那别名状元红的美酒一下肚,人已经飘飘然起来,见着了自己登科入仕后的佩金带紫、鸣锣开道。
崔原眼力极好,不像那等士子还需名姬费心含蓄地介绍,便已经认出这些的耗费不菲。他问道“你如何来得这些钱供这等花销”
贾珠大略解释道“过年时淮扬豪商来我家中拜年时由我应酬,说起江宁端午灯会之事,我便邀请他们一同办个大的。文房四宝、绫罗绸缎、花灯彩饰,这些都是这等豪商筹措的,否则今日如何不见他们的船”
“其次,前几日见藩台和学台时,我看他们办的差不多了,问藩台要不要官府也与民同乐。于是借到了人手,并以其名集合了这些名动秦淮的行们登船。花雕酒是我出的,确实贵。”
崔原半晌问道“这些行们如何为你以以藩台的名义劝说的”
“不然直接告诉行们,你们也需要这么一个能出现在正经诗文、和抡才大典有关的名头,来多少遮掉些轻浮艳色吗这也太不尊重人了。”
贾珠这会子倒笑了一笑,在一片喧嚷中低声说道,“至于藩台,二品大员,想必不介意这点小事。”
也许日后可能被御史拿做弹劾材料,但毕竟也算是风流韵事。
崔原总算现了,贾珠可能会悯下,但绝对不敬上。
崔原最后问道“那为何准备的是花雕酒,取它别名是状元红吗”
“是因为它不算太烈,免得太多人吃醉了撒泼。”
斗酒诗百篇,挥毫如云烟。
诗文当然难写,只是一船上总有分到那么几个口占才子。农耕、讼狱、人治、国用典籍文章中的治国题目,此时在和庄重文章背道而驰的旖旎奢靡中,在行名姬的催促和评议下,纷纷轻易落纸。
当诗文被快腿的小少年跑去送至舱上行处时,便有凑趣的人高声吟诵那位士子的大作。
有些好名又屡屡在科场受挫的士子,明明为了文章未曾畅饮,却酩酊大醉一般飘飘然起来。
崔原俯瞰着那些船舫,苦笑说道“这得看他们的捷才,还有清净自持的心智。只是大多士子连我都不如,好歹见识过京师繁华,而他们其中有些这还是第一次来江宁。”
“如果这等声色便能轻易迷了眼,日后想来也无甚大前程。”
贾珠戏谑相问,“你怎么不担心行娘子们没眼力和辩才评议士子们的这等庄重文章,是因为你知行实高这些士子良多吗”
崔原一时不知该承不承认,竟哑口无言。
行们在船舫的顶层露台上,在士子们的屏息等待中,将一张又一张的诗文寥寥数语点评后,不合格的文章在手中一撒,描金暗花的纸便在秦淮灯火和江宁夜风中翩跹落下。
仿佛是前几年那些扬州盐商斗富时,在镇江金山寺上挥洒下的金箔,但更像是稗官野史中的上官婉儿,临楼评议抛洒诗文。
“你不怕这等声名过大,引来旁人以为你家中财富倾国吗”
“所以才要有藩台这等官面上的人物参与、做序,他们自会替我分说。之后日常与几个袁绶几个议论时文也就罢了,我要安心准备乡试,故我现下只会忧心还不够令人印象深刻。”
“什么”
“我要让明年端午灯会的时候,还要津津乐道于今年此刻,并且变成此时秦淮上众人日后的谈资。”
贾珠刚说完,只见有小厮跑上来禀道“珠大爷,果然有相公不服行评议,似乎也不愿为咱们所拣选。”
“既想在我的雅集中扬名,却不肯按着章程行事正好再借他之力助我。”
贾珠哂笑一声,又和颜悦色地对小厮说“那就告诉他我的意思,请他上来与我辩难,每句都叫人一一为诸人高声唱出,好叫人听见。问他如何”
插入书签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