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死了也无妨,可以挖出来再鞭尸。
章邯领的可不是正规军而是被释放的骊山刑徒,王离率领的几万大秦主力军都败了,章邯敢让士气低落的刑徒军跟士气大涨的楚军决战吗?
这里不得不感叹一句,这看得见摸不着的士气真TM是玄学,真实存在不说,主导着军队胜负。
章邯虽然占据人数和后勤优势,可项羽却挟胜利气势,双方是谁都没把握干掉对方。
毫无疑问章邯的选择是对的,没有把握干掉项羽,跟对方对峙,耗尽对方粮草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可惜朝廷不给他时间。
朝廷要降罪于他,毫无疑问令章邯失望了,他委屈,秦军主力被牵扯在南北战场,国内无大将,陈胜吴广起义军快打到咸阳城,是他站起来领着骊山刑徒剿灭起义军保住了局势,现在是过河拆桥了是吗?
巨鹿之战,项羽明明没赢,章邯却投降了项羽,成为秦朝叛将,就有些讽刺了。
巨鹿之战后在诸多起义军畏战不进,破釜沉舟的项羽理所当然享受到了胜利果实,不仅得到了章邯的二十万降军,还成为诸侯起义军的领头羊。
可是我们知道六国的仇恨并未随着秦朝一统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深,这些投降的秦军成了诸侯军可以打骂的存在,地位等同奴隶,秦军自然有骚动,骚动传入项羽耳中,他
()二话不说乘夜坑杀了这二十万秦军。
巨鹿之战后项羽自立“西楚霸王”
,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王。从这里就能看出项羽在搞分封制,开历史倒车。
其实也不难理解,项羽的目的是复国,恢复战国的诸侯国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在六国贵族眼里才是异端。
分封后,项羽原本以为天下会回到周朝分封诸侯时一样,他却忽略了现在的天下跟周时的天下不一样了,先爆雷的是齐地。
齐地最先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的是田荣,光看田姓就知道是齐国田氏宗族,田荣这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这个人却在历史上干出了两件大事,一是假借陈胜之名杀了吴广,二是第一个敢站出来反抗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的领兵之力那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唯一能胜过他的只有兵仙韩信。
刘邦跟项羽都不敢正面作战,顶着桌子逃跑。
田荣敢站出来反抗,不得不称赞一句牛人。
光幕上旗帜已经变成了十八路诸侯。
巨鹿之战时项羽曾经派人去齐国寻求救援,结果被田荣拒绝了,作壁上观的田荣自然没能被项羽封王,且齐国还被项羽分封的三个诸侯王给瓜分了,这下齐国实际掌控者田荣一下子炸了,直接杀了另外两个被项羽封的诸侯王。
齐国反叛再次点燃了战火,其他未能分封诸侯王的势力跟着竖起反楚大旗。
光幕换了一张十八路诸侯地图。
齐国反叛直接将项羽拖入了战争泥潭,这时候刘邦没闲着,东渡黄河拿下了魏王和殷王地盘,一跃成为诸侯王中占据地盘最大的诸侯王。
也就是说从这时候开始刘邦正式成为项羽的眼中钉,刘邦自己心里也清楚,一路收编诸侯军队,仅一个月奔袭千里攻打彭城。
彭城这个地方可是项羽的大本营,项羽当然不会任由刘邦占据彭城,将主力留在齐地,项羽只带了三万人救援彭城。
彭城之战项羽三万人对战刘邦的几十万大军,人是夜里来的,隔天清晨就收复了彭城,彭城之战也被誉为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吕后一盆水终于浇醒了刘邦,还未等刘邦暴跳如雷,她侧开身露出身后的光幕。
这里以少胜多清溪认同,以弱胜强就有些名不副实了。
光幕上出现一张白纸,分别写了楚汉的人数。
刘邦多少人,历史记载他抵达彭城时有五十六万,项羽才三万人,怎么看都不占据优势才是,可偏偏结果是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跟纸糊的一样,被项羽杀了二十万人,又追到灵璧杀了十余万,最后只带着十多名骑兵突围逃出,什么老婆孩子爹全都丢给了楚军,这一战刘邦可谓是全军覆没。
那么问题来了,刘邦的军事能力真那么拉跨吗?
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军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从迅速拿下多个诸侯王,就足以证明刘邦的领军之力。
既然刘邦的军事能力没问题,那是小瞧了项羽的作战能力吗?
事实上也不是,刘邦拿下彭城后,可是布下了重重防御,防守的领兵人马那都是汉朝的开国功臣,这些人的领军能力大家不用怀疑了吧?
为何刘邦败得那么快,败得那么彻底?
那就得再次回归到“以弱胜强”
四个字上,“以弱胜强”
四个字并不能用来形容这场战争,实际上这场战争应该用“倚强凌弱”
来形容,强的一方不是拥有五十六万人的刘邦,而是三万人的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