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电影意志的胜利彩色 > 在介入与沉浸之间(第4页)

在介入与沉浸之间(第4页)

data-ckeditid="

1609980726796"

data-der-atmosid="

5527c1c8aae2dfbe056a5f40fd2d5f05ff655591e1da"

data-der-srcbackup="

imagesPic013。jpg"

src="

m。cmread。wfbrdnewbooks194896536414896oebpschapter25imagesPic013。jpg"

style="

width:100%;height:auto;border:none;"

inUrl="

m。cmread。wfbrdnewbooks194896536414896oebpschapter25imagesPic013。jpg"

>

《妖猫传》(2017)

在我看来,《妖猫传》是陈凯歌的爱情考古学。你也许可以联想到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它考证事物背后的真相和权力关系,要解构掉某些东西的神圣性。这个题材里面有诗歌、盛唐,还有学术气氛,又有悬疑剧情,而这个过程最终探索的是爱情的真与假,也就是人性幽暗,这一切都完全是陈凯歌的风格。

余雅琴:但我很不喜欢这个电影,我看了后觉得这电影的格局特别小,他所展现的大唐气象简直就是商纣王的“酒池肉林”

嘛。难道大唐气象就是展现杨贵妃荡秋千?我甚至也不接受他对于爱情的诠释,那个白龙和杨贵妃只是见了一面,为什么就发生了那么深刻的爱情!

王小鲁:我感

觉是这样的:把杨贵妃放在长安城的高处荡秋千让万民瞩目,给人感觉是杨贵妃成为皇帝制造大唐盛景的道具,导演是要解构这个所谓的旷古爱情。我看极乐之宴的时候,感觉它使用了太多奇巧淫技,给人不祥之感,与我们想象的大唐雍容气象不符,但是电影本身展现的就是幻术,是一种绚烂的幻象,所以它是对大唐盛世的解构,我反而觉得是与电影主题契合的。

另外这部影片与一般大众电影或者好莱坞电影不同的是,它没有完整呈现一个爱情故事,而是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当作一个观众已知的背景来处理,因为李杨之爱在中国是作为一个权威性知识而存在的,所以我说这是一个对观众提出了文化要求的电影。这电影的重点在于考证和揭发,那黑猫是前朝带着怨恨前来报复的灵魂,它报复的是造成杨玉环死亡的一切人,而且也不放过制造历史谎言的人。白居易在后世被称为现实主义文学家嘛,他在写前朝的历史,所以他也承担了追寻历史真相的责任。因此我觉得《妖猫传》其实是一个特别适合知识分子口味的电影。

余雅琴:对,可以说满含了知识分子的骄傲的,包括李白写“云想衣裳花想容”

的时候,让高力士脱靴,而又不给杨贵妃写诗,但杨贵妃仍然说,大唐有你,才真正了不起。

王小鲁:这也是当下电影格局

中电影表达的微妙之处。如果有的人领悟了导演的某些细节,并有会心之处,那么他可能就会顿时对这部影片产生好感,而忽略了其他的艺术缺陷。里面还有一些生死之辩,其实也很有意思。《妖猫传》有点千思百虑,既有对现实的影射,也塞入了太多与当下文化现状互动的梗。所以我觉得今年的电影,比如《绣春刀2》,是古装剧又是当代史,相当一部分观众沉浸在自己类似的想象力里面,然后觉得很有收获。

余雅琴:我们谈了很多关于电影的争议,那你自己所认同的2017年的电影是哪些?我看了你对《绣春刀2》的评价,可以说相当高。但这部影片在网络上似乎没有引发特别热议,但在我这里,它的位置也高于《妖猫传》。《绣春刀2》里的人物更有力量,我可以去认同,《妖猫传》里面的人物我就没有认同感。

王小鲁:我的年度最佳里面应该有《绣春刀2》,我觉得它不是旧武侠程式。它虽然是古装,但有现代人心秩序,而且刀刀砍对地方,刀刀砍在人心里。虽然结尾的地方,电影让小皇帝登基,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中国寓言,但我觉得它总体上是酣畅淋漓的。

你说到认同的问题,我觉得也许是电影视角的原因,路阳从《绣春刀1》(2014)就设定是小人物在大朝廷生存的故事,小人物如何处理危机

、事业以及个体尊严等问题,没有跟旧武侠一样被江山社稷大义所捆绑,所以我们看着亲切。而且它让小人物面对困境时,有行动,有办法,不是束手无策,所以非常有吸引力。

余雅琴:《大护法》应该和《绣春刀2》有相似之处,里面也有现实社会的隐喻。而且我发现我们认为的好电影,还是对现实有所关注的,或者是具有一定现实主义精神的电影。

王小鲁:《大护法》是一个反抗极权的故事,由于它是动画制作,我们完全不知道片中诡异的花生镇是在地球的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它是哪年哪月的故事。这部影片有它的缺陷,叙事逻辑上也有问题,我记得它是日本手绘动画的平面风格,但是我们看的时候,却是戴着3D眼镜看的,这里面有一些错位。但我们最终完全忽略掉了这个东西。我认为这部影片是二次元文化的一个重要收获。

有人将这个故事和自己的现实做了一定的联系,并且获得了隐秘的快感。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当下观影机制中特别有意思的现象。院线电影的表达有很多约束,我们在电影院里面看到的景象,显然都是筛选过的,有限的,但是这并不妨害观众从中索引和发挥。因为联想是无法控制,也无法阻止的,所以我觉得相当一部分观众群落是一种想象者的联盟,他们有自己的感受方式和释意方法,然后

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交流,组成一个虚拟的共同体。我觉得这是当下所谓的电影黄金时代的一个重要现象。

余雅琴:你所说的同样让我想到观看《不成问题的问题》(2017)时的体会,你能谈谈这部电影吗?

100%"

class="

bloter"

data-ckeditid="

ckeditorPic0261609979225770"

data-der-atmosid="

5527c1c8a593e08405538b49a977e305ff6555903442"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