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蔡府。
明亮的灯光将这个事实上的荆州中枢照得如同白昼,众多甲士分立各处,守卫极其森严,不时还有装备精良的巡逻卫队穿梭其中。
即便是在堪称荆州半壁的蔡家,如此严密的守卫都是极为罕见,这让蔡府上下都弥漫着极为压抑的气氛。
此刻蔡府正厅之中,气氛更是凝固到了极点,数位真正能够决定荆州前途命运的大人物都齐聚于此,却都沉默寡言,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出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源自于一份来自北方的书信,一份由曹操亲笔写下的书信。
内容也是异常的简洁“今奉天子诏令讨灭不臣,劝尔等早日归降!”
没有任何客套的话语,语气更是傲慢到了极点,读过书信之人皆是气愤不已。
如今有资格在场的,都是荆襄各个望族的主事之人,也是在刘表入主荆襄过程中押对了宝,出了大力的功臣,即便是名义上的君主刘表都要对他们毕恭毕敬,又何曾被人如此蔑视过。
愤怒,是每个人心中的最直观感受。
但他们心里却也都明白,曹操的确有这份傲慢的资本,在他吞并袁绍,镇压鲜卑之后,就连在西凉割据一方的马腾都是亲自入京充当人质以示臣服。荆州身处四战之地,毫无疑问会成为曹操下一个兵锋所向之地。
此封书信虽然极尽傲慢之态,但却也不得不承认,这并非单纯的威胁,而是当下摆在他们眼前最紧迫的问题。
但以他们的城府,自然是不会将内心当中的真实想法透露出来。
虽然根本就不存在是战是降的问题,但即便是投降,如何降?以何种方式降?谁人去降?谁又去劝说刘表?都是值得商榷的议题,应对稍有不慎,此事就可能成为新一次荆州洗牌的契机,在场都是当今时局受益者,自然无人愿意做出头鸟。
长久的沉默之后,厅中气氛显得越诡异,高居主位的蔡瑁却也没有打破现状的想法,甚至颇为悠闲的开始闭目养神。
终于,担任从事中郎的韩嵩率先开口,结束了这压抑的死寂。
“如今天命在曹,派人送来这份书信更是再明显不过的暗示,怕是来年就要兴兵南下。我不愿荆襄九郡遭逢刀兵之祸,若诸位合议,同意我的看法,那便与我同去禀告州牧。”
早在曹操与袁绍官渡争雄之时,韩嵩就力劝刘表不要倒向袁绍,随后更是曾出使曹操,回来之后向刘表谏言应当及时归顺曹操,既能享百世之利,又能让荆州免遭祸患。
而此番言论自然是引起了刘表强烈的怀疑,当场便勃然大怒下令将韩嵩收监关押,并严刑拷打扈从致死,却并未得到韩嵩叛主的口供,最后在蔡氏的力保之下,韩嵩方才保住性命。
这番言论也算是韩嵩一贯的主张,此刻再度提起,自然也不怕落人口舌,说话时可谓是严辞义正。
当年曹袁没有分出高下之前,韩嵩的这个主张自然是极不得人心,但时过境迁,却是切中了在场大部人的心声,虽是没有连连赞同,却也并没有人出言反驳。
蔡瑁环视四周,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眼下这份情景倒是符合他的预期,但他却并没有贸然表自己的看法,而是看向不远处的傅群“傅主簿意下如何?”
被突然点名,傅群脸色几经变换,明显对此毫无预料,但又不好拂了蔡家的面子,稍作措辞之后试探开口道“如此固然是明辨时局之举,但毕竟州牧年事已高,我们还是再作议论,等有了一份万全之策再禀告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