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崇祯重振大明凤凰北斗求 > 第702章 江南文士聚会(第2页)

第702章 江南文士聚会(第2页)

他和陈继儒是好友,霞客这个名号,就是陈继儒给他起的。

各种游玩时借助官府之便的技巧,也是陈继儒教他的。作为隐士的陈继儒,很擅长用名声取得各种便利。

至于黄道周,和徐霞客更是莫逆之交。在黄道周服丧期间,徐霞客曾去专门拜访他,两人结下了深厚友谊。

今年黄道周北上京城任职时,徐霞客得知他经过丹阳还曾专门去见。

只是因为黄道周要赶在二月选官前进京,两人匆匆见了一面后,便又当即分别。

本来以后再见需要数年之后,孰料黄道周进京后就因为进谏得罪了皇帝,被贬为苏州府推官。

身为常州府江阴人的徐霞客,特意邀请众多友人来到苏州府,组织了这场聚会。

来的都是友人,说话也没有多少顾忌,徐霞客笑着向陈继儒道:

“眉公曾说‘武士无刀兵气,便为世上不可少之人’。”

“这武人任官也不是不行,只要用规矩约束好就是。”

“当今皇上重制礼乐,与万民约定礼法。”

“武人纵有功勋,也不可能像国初横行无忌。”

又问黄道周道:

“石斋兄,你在京城见过皇帝,觉得当今皇上怎么样?”

“是不是一位明君?”

黄道周闻言沉思,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当今皇上所作所为,虽然未必符合古礼,却自有一套章法,不是胡为之人。”

“相比先帝来说,当今皇上太英明了,简直能称圣君!”

天启皇帝任意妄为,重用的魏忠贤更是不把法度看在眼里。当初六君子、七君子死后,东林党的人当真是人人自危。谁都不知道下一个死的,会不会是自己?

与之相比,当今皇帝实在是太好了。不但为东林君子平反,还赐下官职甚至爵位。而且在行事上非常有章法,让他们不用担心什么时候死?

众人想到天启年间的恐怖,一时间心有戚戚。在场的不是属于东林党就是东林党人的好友,对天启年间的事情,当真不想回忆。

对于当今皇帝,也是自内心地感激。虽然有些人不满皇帝在朝堂上留用了一些阉党,但是命案必究这个措施,让所有遇难者的家人好友,心中都有慰藉。

众人说了一会儿这些事,陈继儒笑着说道:

“难得!难得!”

“你黄石斋被贬苏州,却仍为当今皇上说话,当真是位君子!”

众人闻言大笑,纷纷夸赞黄道周,认为他是真君子。

徐霞客同样抚须而笑,看得出黄道周没有因为被贬郁结于心。

黄道周来苏州上任都有一个多月了,早已从最初被贬的心境中脱离出来。听着陈继儒的打趣,苦笑道:

“黄某前番匆匆北上,连徐兄都来不及接待,就是因为听说当今皇上振作,是一位有为之君。”

“不料到了京城后,处处都不习惯。还险些触了逆鳞,质疑重制礼乐。”

“如今想来,皇上把我贬到苏州算是留情的,连翰林院的职位都没撤。”

“反而是我若在京城搅起风浪来,非要死人不可!”

这是黄道周来到苏州后才想明白的。

相比京城来说,苏州的变化并不大,很多方面他都非常熟悉。

一些在京城早已实施的政策,在苏州还在执行中。

黄道周也是因此,见识到了每一条法令下,隐藏的巨大矛盾。

有些矛盾之复杂,连他都感觉无从处理。只能像京城鞭笞人一样,严格执行朝廷的策略。

一隅之地尚且如此,更别说事情更复杂的朝廷了。如果他掀起质疑重制礼乐的风浪,皇帝和刘宗周等人,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

到时候皇帝为了压下争议,必然要做出选择。

到时不是他死,就是刘宗周死。他们两人之间,很可能只活下一个。

所以,黄道周现在的想法,就是像当年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友人一样,在地方执行自己认可的礼法,而非留在朝廷反对。

在场的有官有民,有人听明白了,有人却还不解,徐霞客就说道:

“石斋兄正人君子,和石斋兄为敌的,必然都是小人。”

“既是小人,死了又有何妨?”

“当年东林诸君,被小人害死的还少吗?”

身为南直隶人的他,思想上显然是倾向东林党的。而且因为家乡和东林书院毗邻,他和很多东林党人交往密切。

眼前的黄道周就不说了,文震孟、陈仁锡、郑鄤等人,都是他的好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