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点点头,先上炕坐了。李纨洗了手,揭开盒盖,先取出两碟小菜,又从下面高盒里取出一个双耳塔盖的厚壁紫砂锅来。掀开塔盖,粉白微红的米粥热气腾腾,鸳鸯另取了贾母日常用的碗勺递过,李纨舀了一碗粥放到贾母面前。
贾母接过勺子,对正准备拿公筷布菜的李纨笑道:“就这样吧,你也不用忙活了,这两碟子都摆在我跟前,自己挟着吃香甜。”
鸳鸯吩咐去取大厨房的粥菜,贾母摆摆手:“你们拿去分了吧,我有这些尽够了。”
吃饭一时无话,贾母又添了一回粥,两个小菜也都用了个七七八八。漱口洗手之后,鸳鸯笑道:“大奶奶的粥菜可是合了老太太的脾胃了。”
李纨笑着进来,用一个文竹小茶盘端着个盖碗,放于贾母跟前,道:“老太太这几日觉浅,还是先不喝茶了。这是清柠玫瑰露,我擅作主张,请老太太好歹尝尝。”
贾母接过喝了一口,笑道:“这个味儿好。”
因又问:“刚才的两个小菜倒新奇,味儿也好,都是你庄上送来的?”
李纨笑道:“那米是许嬷嬷从一行商手里买的,想问他买稻种这次却没得。小菜一个是麻酱水菜,一个是温桲拌梨丝,我想老太太这几日饮食不思,这两道许能开开胃,都是打厨房取的新鲜果菜。”
贾母道:“都是打厨房来的菜?如何日常却没吃过这样口味。”
李纨笑道:“果菜是从厨房取的,手艺却是我的,可还入得了老太太的眼?”
贾母笑道:“不得了,没想到你居然有这等手艺!”
正说着,凤姐跟三春她们刚好来了,听了贾母这一句便道:“大嫂子什么手艺都惊到老祖宗了。”
贾母便指着她笑说:“你看看她,倒好意思问手艺呢。”
鸳鸯忙上来说道:“老太太夸大奶奶送来的粥菜呢。”
凤姐便捏着贾母衣角道:“好啊,老祖宗说身子不舒服又不要我们伺候着,亏我们这担心得恨不得一日跑八回,又怕扰到老祖宗歇息。竟原来都是哄我们的!却是偷偷躲了我们吃好吃的!若不是今儿我打后院过闻着一阵奇香,还逮不着这个现行呢!”
贾母大笑,指着她说:“你们看看,我刚喝了一碗粥,她都惦记上了!也不知道是怎么生的鼻子,那么老远就闻着味儿了!”
一时三春也上来笑闹,贾母越发觉得高兴了。便拉着李纨的手说:“我这一阵子没个精神,倒是苦了这几个丫头了,不如你做嫂子的就替她们张罗一回,也好平平她们的心。省的以后她们没事便过来瞧我,看我吃什么呢!”
凤姐不依了,往贾母身边一坐,捏着帕子擦眼角,“老祖宗只疼孙女,不疼孙媳妇呢!”
贾母一点她额头,“你大嫂子要替几个丫头张罗了,你不得留下替我张罗张罗?竟奔着吃食去了,看我还疼你!”
凤姐立马牵着贾母衣角道:“老祖宗千万疼我,我这就去张罗,定让老太太满意,只盼着以后老太太再有什么好吃的时候也能记着我点儿。”
三春上来围着李纨,做一个大嫂子右一个大嫂子。凤姐笑道:“大嫂子赶紧躲开她们罢,老祖宗不让我奔着吃食去,这一个个的可比我厉害多了。”
李纨笑道:“兰儿也念着几个姑姑呢,老祖宗放心,这个东道我还请得起。到时候我再遣人给老祖宗也送一份过来。”
凤姐笑道:“大嫂子真是太也实在了些儿,老祖宗特地又这么说一回,就是等你这句话呢!”
李纨道:“捡日不如撞日,便是今天吧。”
贾母道:“如此,你晚上也不用过来了,这几个你也一并带了去吧。”
李纨又对凤姐说:“可也给你送一份?”
凤姐立时挽上李纨胳膊:“大嫂子你可算听出我的话音了,那就拜托大嫂子了!”
众人笑倒。
且说李纨带了三春回了自己院子。先都让到了东次间,吩咐摆茶果,又叫人把贾兰领过来。贾兰上前行了礼,对闫嬷嬷道:“给姑姑们上果子露,青团糕,还有奶卷,奶卷要两色的!”
常嬷嬷笑道:“哥儿真是孝顺姑姑们,紧着自己爱吃的吩咐。”
迎春便逗贾兰:“兰哥儿,那青团糕可好吃?”
兰哥儿重重点头:“二姑姑,那青团糕可好吃了,比书里写的还强些儿。”
迎春道:“兰哥儿如何知道书里怎么说的?”
贾兰摸摸头顶,道:“我只记得书里有芙蓉饼、梅花饼、圆欢喜、乳糕、栗糕……”
李纨笑道:“那是我翻梦梁录时指给他看的,他倒记住了。”
又吩咐素云,“把兰儿说的那些都上来,果子露要蜜姜柚的,今儿有些凉。”
一时端了上来。青团糕其实便是青菰米,剥了一匣子,混在庄上送来的东西里头,方便贾兰取食。果子露和奶卷都是前阵子研究灵烹宗时看到的零碎,便忙忙地吩咐人去做了。
这蜜姜柚是用胡柚净皮切丝跟柚子肉紫姜一起熬透再拌了冬蜜收汁装坛,喝时滚水稍熬即可,若着急时直接冲饮亦可。奶卷,是牛□□煮热了加酒后滤出来的酪干做皮,卷进京糕或赤豆澄沙做的。贾兰说的双色奶卷,是裹了两种口味卷做八字形的一品。
李纨又让取了些书画玩意出来供他们取乐,自出去张罗晚上的小席面。
深秋鳜鱼锅
且说李纨出来张罗,先吩咐小丫头把两个炭炉生了,又对常嬷嬷道:“嬷嬷你取二两银子去厨房,跟他们说要最肥的鳜鱼两条,一斤以上三斤以下的。若这会儿没有就赶紧给我买去。都剔了肉,鱼骨鱼头熬了汤滤净了拿砂锅盛了;净肉都批成两分厚的肉片拿瓷盘装了一起给我送过来。另要油炸的粉丝一碟,油条一碟,这两样都要炸的焦脆的。再取一个三格的小笼屉和姜丝来我有用处。嬷嬷可记清了?”
常嬷嬷又学了一遍,便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