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康熙就是来找茬儿的,他拔高嗓音:“十岁不小了吧?”
惠妃立马反应过来:“皇上,胤禩这孩子素来恭谨守礼”
康熙再次打断她:“就算他只是你的养子,你也不能这么不上心吧,你这是在给老大家的格格缝衣服吧?缝衣服有绣娘,你有这功夫怎么不想着好好教育教育胤禩。他和两个弟弟一起吃饭,一句话都不为弟弟辩解,胤俄八岁还知道陪着九阿哥跪着,他这个兄长怎么好意思独善其身,这就是你养出来的孩子?凉薄!”
惠妃立马跪下:“皇上恕罪,胤禩只是有些胆小,他对弟弟一直都很爱护,望皇上明鉴!”
康熙冷嘲热讽:“爱护,你所说的爱护就是只能同享福不能共患难?在你的眼里,爱护就是这样的?怪不得胤禩是这副德行!你好好反省吧!别天天绣花了!哼!”
康熙转身就走,梁九功迅速跟上。
惠妃一时半会儿都没反应过来,直到她的贴身嬷嬷林嬷嬷来扶她,她才懵懵地问:“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啊?胤禩又不是我养大的,那是承乾宫养大的好不好?”
林嬷嬷没吭声,皇上存心找茬儿,她家娘娘又能怎么办?
出了延禧宫,梁九功心里暗暗盘算着,这应该回乾清宫了吧?
康熙想了想,接着走,他要去找太后,他必须得让太后好好教养胤祺,这孩子已经傻了!
梁九功真的纳闷儿,皇上您不累吗?
大队人马直冲宁寿宫而去。
此时的各宫妃嫔都在不解,皇上不在乾清宫批折子,在后宫转来转去干什么啊?
宁寿宫里,太后望着刚刚皇上坐的地方,悠悠地转移了视线。
跟着她从草原来到紫禁城的多兰为她送上羊奶,太后端过来自在地品尝着家乡的味道。
多兰用蒙语问道:“娘娘,皇上不会生您的气吧?”
太后也用蒙语回她:“那我确实听不懂他的蒙古话,正好今日塔拉不在,那能怎么办?”
多兰哭笑不得:“您应下皇上不就好了吗?”
太后反问她:“那我应该怎么管教胤祺啊?我就觉着胤祺很好,再说了,我总不能因为孩子说几句实话就训他吧?”
多兰无奈,不过反正娘娘是皇上嫡母,装傻充愣而已,皇上能怎么样?
康熙确实不能怎么样,他一脸怀疑地问梁九功:“朕的蒙语很差劲吗?”
梁九功露出尴尬的笑来:“万岁爷,奴才也不会说蒙语啊,奴才实在听不懂。”
康熙仰望湛蓝的天空:“朕的折子批了没?”
梁九功支支吾吾地蹦出一句话:“奴才仿佛记得好像没有。”
“回乾清宫”
,康熙疲惫地吩咐道。
梁九功不动弹,他总得等康熙走了他再迈腿吧?
康熙扭过头来盯着梁九功:“朕说回乾清宫!”
梁九功猛地一激灵:“奴才遵旨,下辇!”
康熙冷哼一声,上辇坐着了。
梁九功高喊一声:“起辇!”
大队人马开始有序撤离宁寿宫,梁九功擦了一把脸,皇上终于不溜达了!
闹腾的宋氏
宫里的消息从来传得很快,泰芬珠在午膳前就知道了康熙上午在后宫转悠的事情。泰芬珠的表情一言难尽,这康熙是在干什么啊?他不知道这种事情他越折腾越没面子吗?这是又受什么刺激了?
苏木在跟泰芬珠汇报着打听来的消息,她是泰芬珠的陪嫁丫鬟,为泰芬珠管着库房,库房的钥匙只有她和陈嬷嬷有。库房挂着两把锁,只有她和陈嬷嬷一起去库房,库房的门才能被打开。
泰芬珠问苏木:“宜妃从永和宫出来去哪了?”
苏木回答:“宜妃离开永和宫之后就回了翊坤宫,没有其他动向。”
泰芬珠点头,这宜妃还算清醒。“那其他各宫呢?有什么动静吗?”
苏木摇头:“后宫很安静,听说御花园里都见不着人了。”
泰芬珠挑眉:“看来这些娘娘们都不傻,没一个给阿哥所传消息的。”
陈嬷嬷在一边接话:“皇上的后宫自康熙二十年大封之后基本就是现在这个格局,如今的各宫主位都是聪明人,自然不会在皇上气头上做什么出格儿的举动。”
泰芬珠莞尔一笑:“还是聪明人好啊,我倒真希望咱们后院的那个也是聪明人。”
要说泰芬珠真是没低估这些奴才们,就刚刚宋氏就知道了宋金柱的事儿。康熙震怒,内务府反应很快,今儿一大早宋金柱就被罢官了,因为没有别的旨意,倒也仅仅只是罢官而已。
陈嬷嬷笑道:“老奴倒是觉得,还是宋格格这样的好,不为别的,这毕竟是阿哥爷的第一个侍妾,她要能让阿哥爷看明白这样的女人都是什么成色,以后的妾侍们也再难翻起大浪来。”
泰芬珠有些不相信:“就她就能断了爷亲近妾侍的心?”
陈嬷嬷解释道:“福晋,老奴也不是说她就能让阿哥爷不近女色,只是说阿哥爷不可能再对妾侍有什么信任和感情,只要没有感情,那侍妾就连奴婢都不如,任由您打杀,这后院也就安稳了。”
泰芬珠略有些失落,她还以为胤禛就能怕了这些妾侍,守着她一个人过呢!
陈嬷嬷把泰芬珠一手带大,她无儿无女,说句托大的话,泰芬珠在她眼里就跟自己的姑娘一样,她太清楚这个姑娘心里在奢望着什么。
可是陈嬷嬷只希望自己的小主子一生平安顺遂,她微微笑道:“福晋,侍妾自有她们存在的必要,无非是一个稳固您名声和地位的工具而已。阿哥爷这个身份,看着尊贵,其实不得自主。只要在阿哥爷的心里,地位、信重、感情都是属于您的,那么您的日子就是真的圆圆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