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棠惊讶的看向李禾,这一刻,她莫名觉得李禾做得到。
旋即她又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三郎今年也不过七岁,哪来的法子挣钱,自己真是昏了头了。
“三郎,莫说这些话哄我了,你现在读书要紧,这不是你该操心的。再说,咱们这样的人家哪有姑娘拿着嫁妆出嫁的,就是有那余钱也得留给你读书,大姐已经有个银笄了,已经是很体面了。”
说完就收拾东西摇着头离开了。
李禾在心里默默誓:大姐,再等等,很快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禾一直在默写香方,平时他还会给自己留一点放松的时间,现在只要一闲下来就会在脑中回忆以前看过的香方记载和制香的视频,回到家再一一记录下来。
就这样忙活了好几天,李禾终于把自己记得的所有香方全部记了下来,最后从里面挑选出了五张香方用来试水。
分别是兰远香、熏衣梅花香、荔枝香、远湿香、柏子香。
这五种香方原料简易获取,制作方便,到时候先做出来试试水,看看能不能卖出去。
李禾又把自己需要的原料和工具一一列齐,打算趁下次放假的时候再去县里添置,不过其中一些原料是不需要购买的,比如荔枝和柏子,这些在山上就可以找到,不过现在还没结果,恐怕要等一段时间了。
远湿香在梅雨季节应该会很受欢迎,现在距离梅雨季还有四五个月,做出来应该不会卖的太好。
那现在能做的就是兰远香和熏衣梅花香了,于是李禾把这两种香方需要的香料单独列了一张单子,准备到时候单独购买。
李禾刚放下笔,想了想又添上了三四种香料,并且把每一种香料的重量全部改成一样的,这样去买香料的时候就不会被猜出香方了,要知道哪怕是很细微的配比变化,香的味道都会差很多,这样能最大程度的保证香方不会泄漏。
等到李禾把自己需要的材料和工具清单准备好,就准备去县里添置了。
李禾原本是打算在放假的时候去县里,可是想到到时候没准李楠和邹远又要叫上自己一起,自己现在想出来的挣钱法子虽然不知道能挣多少,但是肯定是会挣钱的,能不被别人知道就尽量不被知道,毕竟这些香方在古代都是不传之秘,自己知道的这些都是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收上来的书籍,很多都是一个家族的立家之本。
于是李禾先是找李三,说自己想去县里买些读书人的东西,他自然不会说要去买香料,毕竟到时候李三肯定不会同意,认为自己是乱来。
等到李三答应,李禾又去跟王氏要了银子,这是李禾头一次主动要银子,王氏痛快的给了十两银子,李禾掂了掂手中的银元宝,面带纠结的对王氏说不够。
王氏面露讶异,上次给李禾五两银子去县里他都是勉强收下,这次怎的十两都不够。
秉承着对儿子的信任,王氏又给填了十两银子,李禾拿着手中的二十两,觉得应该差不多,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又跟王氏磨了十两银子,并且再三誓绝对不会乱花,都是要买读书用的才让王氏放下来心。
毕竟李禾平时也很节省,还能用的绝对不会想着换新的,因此虽然对于给李禾这么一大笔钱感到忧虑,但是读书上的事情她还是不敢马虎的。
李禾骗了王氏心里自然愧疚万分,但是一想到自己是为了家里能够多一个进项,大姐也能有自己的嫁妆,顿时一点愧疚感都没有了。
毕竟真理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自己作为家里最聪明,眼光最长远的人,自然是要多考虑考虑的。
等到李禾跟村长请了假,用的理由则是李三要去县里买东西,自己怕自己的父亲上当要跟着一起去。
村长并没有怀疑,毕竟在县里买东西不识字是要吃大亏的,爹买东西带着认字的儿子一起去也是有道理的。
于是一切准备就绪,李禾就跟李三早早的准备出了。
去县里的牛车还是那么慢,李三背着个竹篓,怀里揣着临出门前王氏给的三十两银子,言明这是给儿子买读书用的东西的,但是也要李三看着不让李禾乱花。
夫子二人一路颠簸的到了县城,交了入城费,李禾拿着清单先去了回春堂。
一开始是李禾相差了,以为这些东西只能在香料铺子才能买到,他也是后来才想到这些虽然是制香的原料,但是也是中药材,在药店也是能买到的,而且也不会有被现的风险。
去的时候回春堂正在门口义诊,李禾以前去看病的时候看见的那几个大夫都坐在门口看诊,身前都排了长长的队伍,队伍里的人都是穿着破旧,面带菜色。
李禾站在门口沉默,即使是在所谓的太平盛世,底下的平民都是最苦的。
李三看见李禾呆,不由伸手捅了捅李禾:“三郎,怎么了,你来回春堂做什么,是哪有不舒服了吗?”
越说越担心,伸手开始上下打量。
李禾回过神摇摇头,对着李三安慰笑道:“爹,我没事,就是来这买点药材。”
李三狐疑:“你要是没病来买药材做什么”
说着面露忧色,“不行咱们还是看看吧,家里还有钱,不怕看病。”
李禾知道要是不能说服他爹,这三十两他是肯定动不了了,哎,小孩子就是麻烦。
李禾把李三拉到角落,小声说道:“爹,你不知道,说是药材其实也是香料,我听别人说读书的时候点上能消除疲劳,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