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晚饭,亲手喂母亲服过了药,又陪着她在房里说了些琐事,我方带着蓁儿回了西厢。
红日西斜,房里已是渐沐昏暗。蓁儿燃了两只烛台放在桌上,提了茶壶出去烧水。我取过午间看的‘大华时记’,自顾坐在桌边漫不经心地翻看着。
这本介绍着大华朝基本风土人文的书也是我托了碧云在外面寻来的。
来到这一千两百年前的古都,唯一让自己稍显兴致的便是这些古书了。府中北书房的藏书也是不少,都是专门供府里几位小姐阅览的。可惜除了寥寥几本史册,大都是些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甚或一些夫义妇德的书。至于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讲解这个世界民俗风物、地志人文甚或是一些杂文游记、稗史野集,统统收藏在父亲的南书房。
而那里,却是自己决不能、也不想,更不会踏足的地方。
“小姐……”
蓁儿走进来倒了杯热茶放在我面前,撅着小嘴有些欲言又止地低唤了声。
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我闭目偎在了椅背里,全当没有发觉她的欲言又止——这丫头要说的事不外乎也就那一件。
“小姐……”
蓁儿在我面前转来转去地晃了足有盏茶的时间,许是见我始终埋头书册没有丝毫理会的意思,终是忍不住主动凑了上前,“您就不打算练一会琴么,明天张先生可是要考校的吧?”
果然吧……睁开眼,我有些好笑地看着眼前那这张急切的小脸。倒底是小孩子,
1、醒转千年
争强好胜的心就是强了些。
“也好,去取了琴来吧。”
虽是没多少抚琴弄曲的兴致,可也总好过这丫头在耳边不住地啰嗦。而且,我也确是好些日子没再练琴了,再这样下去,怕是渐渐好容易熟悉起来的一点指感又要生疏了。
“好!”
蓁儿脆应了一声,欢快地几步小跑取了琴来,又小心地平放在了我面前的桌案上。
摇头笑了笑,我放下手中的书册正了正身子端坐椅间。捻指稍试琴音,闭目略略回想了遍‘月秋辞’的谱子,手下缓缓拨动起琴弦。
‘月秋辞’不过一首入门的曲子。可虽是简单,却几乎包含了全部基本的指法,这几个月里我练琴时大都只弹了此曲。毕竟,这里虽然地处偏僻,但夜晚空静,琴声又轻灵悠远,很容易被人听了见。
对于古琴,那一世的自己是从未接触过的,可因着这具身体残存的记忆,一些基本的指法、谱子倒也都领会得了。只是最初练琴时不免生涩一些,不过三个月的熟练下来,却反倒比原本还要强上了些许……
一曲毕,细细地体会一番。我侧头瞥过站在一旁的小桃,示意她将琴收了下去。
“小姐,您每次都是弹奏这曲,不如……再试些新曲吧。至少,也练练明天即要考校的曲子啊……”
见我已是无心再弹下去,蓁儿微有些发急地上前再次劝了起来。
这丫头……
懒懒挥了挥手,我索性未再应声,只重又拾过手边的书卷漫不经心地翻看起来。
“小姐,您总是这样躲起来一个人看书或是下棋,这可有什么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