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聪明的人,过于懂得人心,所以能将别人玩弄于手掌之间。
朱元璋都有些怀疑,他那个孙子之前的所作所为,是自内心,还全是装的?
但下一刻,朱元璋就否认了这个想法。
允熥才十三岁多一点,再怎么聪慧,也掩饰不了自己的本性。
不过,太聪明的人,又往往会倒在自己的聪明之下。
不然怎么会有那句话,善游者常溺于水。
朱元璋在那长达数十年的人生中,已经见过不少自诩聪明,但又因为自己的聪明而招祸的人。
其中以刘基、胡惟庸、李善长三人为。
这三人,都给朱元璋,给大明带来了好处,但也带来了的麻烦。
皇帝不能蠢,蠢则会让神器受制于人。
可皇帝也不能过于聪明,过于聪明就可能如杨广一般,自视甚高,视百姓、臣僚如草芥,最终让国家覆灭。
朱标低下头,看着脚下的金砖,沉默不语。
“太子。”
朱元璋唤道,等长子抬头,他一脸严肃,并且给人一种不容更改的态度,一字一句说道。
“将来,绝不能让允熥掌兵。”
“儿臣遵旨。”
朱标拱手应道。
太聪明,又心高气傲的人是不会认命的。
既然不会认命,那肯定是要与人斗、与天斗。
朱允熥是东宫元妃之子,身份足够,自身能力也强,若给了他掌兵的机会,等他与长子故去,兄弟阋墙就不远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暗自思忖,贵州是去不了了,将来让他当個富贵闲王吧。
心中如此想着的同时,朱元璋心中也有一丝遗憾。
若雄英还在,他何必要谋划这么多?
若允熥早些展露才智,他也能早些将这孙儿的性子改过来,大明将来也许能出一位圣君。
只是可惜,晚了。
国策已定,不可更改了。
大明的第三代皇帝,不需要面对虎视眈眈的外敌,也无藩王、武勋势大之忧,他要做的,只需要将父祖的政策执行下去就行。
朱元璋的识人眼光告诉自己,朱允熥不是这样的第三代。
朱允熥若当了皇帝,手握父祖积攒下来的财富,必定掀起举朝的变革。
那时,大明是更强,甚至越那汉唐;
还是由盛转衰?之后的君主受制于臣?
甚至是如秦隋那般,三世而亡?
朱元璋猜不到。
但朱允炆呢?
以朱允炆的中人之姿,最多就是个宽仁的君主,就算想要变革,也是小打小闹,不会伤及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