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想想他是不是这个材料!
上一世天下大乱,就是从他这个疯狂的行为开始的。
鞑靼兵临城下什么的,真的不算什么。
一个无能的皇帝,不肯好好守着千百年来的坚固城防,将大秦的精兵强将和各地勤王的志士兵马一起带去死地送死,这才是最动摇国本的事情。
张静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她不明白,为什么皇帝还在位子上,就能让刘易干这样愚蠢的事情呢?
朝廷不是没钱吗?没钱打什么仗?
还有刘璞,自宣府兵败之后,朝廷征调各地兵马汇集京城之初,刘璞就起兵了。刘璞也来勤王了,他的心思,她就不信皇帝不知道。
这到底为什么呢?
她实在是琢磨不透。
可当真朝堂里的人却是知道,这其实是刘易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而原因正是因为已经起兵度过了长江进入湖北,直接北上的刘璞。
刘易对刘璞还是忌惮的,而刘璞比上一世在京中更有耕耘。
刘璞上书要求朝廷死守京城。又头一个上书天子,响应天下勤王。获得了极大的声望。
而刘易却因为当初杀掉了何进,自毁长城,导致了今年何进的旧部勾结鞑靼的勾结鞑靼,临阵倒戈的临阵倒戈,这才导致前朝到先皇经营了数百年的宣府城轻易就落入了鞑靼人的手中,军民死伤无数,山西河北一片糜烂。
朝廷里既有刘璞埋下的钉子,也有要为天下公义仗义执言的人,刘易的威望遭到了空前的挑战。
而刘易又是个愚蠢自负又暴躁的人。
两世人,张静安都不知道是谁给他出了这么个蠢主意。
反正两世人,他都做了如此愚蠢的决定。
而皇帝没有阻止他是因为,皇帝病了,突然病得极重,本来慧能大师经常进宫以来,皇帝已经少了跟那个叫观月的死道士厮混了,大约也不再吃那么多的朱砂丹药,身体是好些了的。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入了秋之后,突然就病了,而且只有吃观月的药丸才能好,这就让观月重新成了皇帝身边的第一亲近人。
现如今皇帝的精神一时极好,一时极差,不知道那个允许刘易代天子亲征得圣旨是不是在他吃晕了丸药的时候下的。
反正现如今圣旨已经下了。
也就是意味着,集天下精兵的京军三卫,加上各地来勤王的兵马都要集中在一处,一起前往收复宣府的大战去了。
张静安左思右想,咬了咬牙,怀着忐忑的心情悄悄进宫,还想着能不能寻个机会,见见皇帝。可罗山罗大伴都没让她见到皇帝,因为皇帝这几日又吃了药,一日里十二个时辰,他足有十个是在昏睡。
他虽然允了张静安进宫,可是到了觐见的时候,他又昏睡了过去。
张静安总不能进殿里去,摇醒皇帝,让他阻拦刘易作死吧。
她去了两次,两次皇帝都是如此。
她恍恍惚惚地回到家里,就得到老宅那里的消息,说袁兆已经领了太子的仪仗护卫,要随太子中军亲征了。
袁家上下一片的慌乱。
这可不比袁恭出征。
袁恭是次子,而袁兆却从出生就是世子。尤其是国公爷得罪了皇帝被免职在家之后,还能在太子刘易身边伺候的袁兆更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他这一去,兵危战险的,可不是让人人心惶惶?
更重要的是,到如今,袁兆一妻一妾却还没有儿子,谁又能知道小关氏肚子里这个是男是女呢?
大房此时真的是有些慌乱。
连老太爷也不免有些深沉。
张静安想起上一世袁兆和刘易一起逃回京城时候狼狈的样子,又想起袁兆逃回来没两天,就杀死了孪生的弟弟袁恭,她就不寒而栗。
她这一世汲汲营营,可上一世发生的事情还都是发生了。
她拼命挣扎,有些事情的结果改变了,有些却还是老样子。
袁恭现如今没有残没有毁,可将来呢?会不会还是死在自己哥哥的手里?
江嬷嬷劝她去送送袁兆,总归是袁恭的嫡亲哥哥。
她死都不肯去,只让人送了些程仪过去。
她默默在静室里念了一回经,因为她将将听说袁兆要出征得消息的那一瞬间,也有一个可怕地念头闪过她的脑海。
那就是,她希望袁兆死在北地不要回来就好了。
她琢磨了半天都想不出下一步她要怎么做,她深深后悔自己每每到了关键时刻,就无头苍蝇异样想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不然,她要将袁恭提前从军中叫回来,避开上一世那些纷纷扰?
她脑子里灵机一现,这就握紧了拳头。
袁恭恨她也好,怨她也罢,她不管了,总归先把他弄回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