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当日曾立志和大人一起带流民渡海求生,前日看到大人和同伴所开来的大船,无论是船的外形还是度,都远胜属下往日所见到的安宅大船,绝非人间之物。
因此,属下想用‘海舟’两字,作为自己的名字。”
那就是——胜海舟。我擦!赵倒吸一口凉气,这名字他知道。
(胜海舟,江户时代末期至明治时代初期的政治家、旧幕臣中的代表人物和开明派、幕府海军的创始人。通称麟太郎,后自称安芳。与山冈铁舟、高桥泥舟并称“幕末三舟”
。历任外务大丞、兵部大丞、海军大辅、参议兼海军卿、元老院议官等职。)
“你还真敢想啊!”
赵一边看着胜三郎一边暗自腹诽。“不过,从‘卡死三不喽’改为‘卡死卡一休’……随你便了,爱咋咋吧,只要别把我的名字给改了就成。”
“这个名字很好。我同意了。”
赵胡七八糟的瞎琢磨了一会,随即郑重的点头应允。
“非常感谢主公。”
胜海舟向赵跪伏行礼。
赵不知道的是,在岛国的武士姓氏里,“胜”
这个姓非常少。江户时代,胜家主枝是德川幕府小普请组的无役的小身之旗本,之后又当了御家人,从宝历二年起进入旗本之列,所以胜三郎跟几十年后的胜海舟在很大可能上存在着血缘关系。
“从营这里到山谷那边,后期要开挖沟渠,连通水源。”
赵等胜海舟起身后,扬手比划道。
“大人,咱们这点人手根本不够啊。”
平太在一旁说道。
“我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看来我们还得跑一趟,争取在海水上冻之前再拉一船人回来。”
赵转头对平太说道。“过几你和万造跟我一起走,胜海舟和利吉他们几个看守营。”
人少不怕,只要有了挖掘机,这点工作量算个p。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蓝翔不认识人啊。
这一百七十一个人,再加上赵、刘胜,众人从上午一直忙碌到了昏,总算开辟出了一块面积在四百平米左右的平整空。
赵看着色渐晚,众人也都累得瘫坐在上,心想也只能先暂时如此了。
于是先安排几个女人从堆放的物资中取出购买的压缩饼干分配个众人,就当做晚饭凑合了。等吃过干粮,又叫起所有的成年男子开始搭建施工帐篷。
这个活之前在岛国时众人已经做过很多次,不过就是拆了装、装了拆的,因此再度搭建也就非常利索,在几丛篝火的照明下,两个小时就搭建了十八顶帐篷。
这几下来,所有的流民包括胜海舟他们都累的不轻,从收拾旧营,登船后的一路晕船再到登6开辟场,赵光看着都觉得累。
赵和刘胜挥手轰走了要求值夜的胜海舟等人,让他们先去睡,后半夜顶替自己。
于是,筋疲力尽的“七个小矮人”
,呸!不对。是“七武士”
各自回到帐内,倒头大睡。
“我说,你真打算再回岛国去招募流民啊?”
刘胜往篝火里扔了一块木头,随口对赵说道。
“你以为呢。看看咱们现在这一百七十号人,老人女人孩子占了一大半,后面要干的事多着呢。”
赵掰着手指头一样一样数着。“营建设、开挖沟渠引水、开荒给来年春做准备、咱俩还得找个方进行军事训练准备。咱俩都不会开工程机械,只能趁着海水结冰前再跑一趟,多拉点人干活。”
按照赵和刘胜之前商量好的规划,整个营的区域分为生活区、污物存放区、工作区、物资存放区四大块。因为时间紧急,人手有限,所以流民们最先开始清理的是生活区和物资存放区。
刘胜是个历史白痴,他疑惑的问道:“那咱们干嘛不去东北拉人?”
“我靠,我之前给你讲的历史背景你全忘了?”
赵捡起一个小土块就朝刘胜扔了过去。
刘胜嘻嘻笑着闪身躲开,嘴里道:“你再说说嘛。”
“现在东北没什么汉人,全是少数民族。主要是库尔喀齐人、费雅喀、鄂伦春族、赫哲族什么的。满清这会儿还没开放柳条边墙呢。就算有也都是被流放过来的旗奴。”
赵用长长的灌木枝拨弄着篝火,悠然说道:“你看的那些清宫剧里,常常说‘流放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说的就是这些人。‘宁古塔’是满语,翻译过来就是‘六个’……”
“六个?六个啥?六个核桃?”
刘胜张嘴就来。
“我艹,你特么气死我算了。不是六个啥,而是就叫六个。满语里‘塔’就是一个两个的个。”
“我靠,你特么真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