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大婚已经三天。早先二嫂归宁的时候,我跟着一同去的,如今,竟然轮到自己。
三朝回门,即归宁,三朝是指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的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然后再随丈夫回到夫家;相传在先秦时已有这样的习俗。
归宁,就是回娘家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在古时,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如果女子的夫家是离娘家很远的话,所谓出嫁从夫,女子到夫家后就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到娘家了。
所以回门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后一次机会。亦因为如此,人们十分重视归宁这一个婚礼习俗。
早膳的时候听小鬼头提及。
“前儿听说你阿玛身体这一阵子不好,你额娘想接你回去叙叙呢。看你近来身子也好很多,不如我知会皇阿玛一声,陪你回去看看?"
阿玛……
快有半年没见到他们了,不知他们可好?
很快的,我和小鬼头一起坐上了轿子,两人坐在同一个轿子里面,虽然空间比较大,但是两个人还是比较拥挤。胤礼自然的把手贴在我的腰上,我瞪了他一眼,他乖乖收手,好不可怜。
顿时,心情大好。
一路上,我都挑着帘子左右观望,皇城里十分热闹。
夏暖花开,清风飘扬,花开姿笑,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应对而生。在沸腾的今天,我们却飘忽不定,不知未来憧憬如何,抱有满腔热血,何处撒播。只有沮丧与忧伤
,痛定思痛,却忘了还有父母需要,我们去尽孝道。
府邸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几棵代表四季的树种得巧妙,春柳、夏槐、秋枫、冬青,无分时日,四季皆有生机。
“恭迎十七阿哥,恭迎十七福晋!”
我看着钮府外跪着的黑压压一大帮子的人——三天啊,才三天,我已经从进门要行礼问安,上升到了今天要全府的老老小小要一起跪迎我的地步。我心头一阵酸楚,为什么在这个社会上要用尊卑行事,为什么要有这样虚荣的权力……
“阿玛,快别,女儿哪能受得起啊!”
惊叹是惊叹,我赶紧扶起阿玛,要父亲跪拜女儿,实在是受不起的。
“受得起,受得起,你现在可是皇上亲自赐婚的十七福晋,有什么是你受不起的?”
“子衿,快进来,你额娘正在屋里等着你呢!”
接见的人并没有女眷,我这个归宁的女儿被接进了花厅,女儿归宁便是客人。
额娘一早在花厅等候,一见了我,便拉着手垂下泪来:“衿儿,这些年额娘时常惦念你,头两年直唬得我成日吃斋念佛地祷告,就怕你有个闪失,叫额娘心里如何放得下?上次除夕夜宴,人数众多,额娘都没跟你怎么说上话,现在好了,回来就好了!"
“娘,女儿自然一切都好,劳额娘惦记着,额娘近年身体可还好吗?"
“额娘左不过还好,只是你阿玛年岁大了,身上总是不顺畅,这几年
赋闲在家养着,别的都好,只提到你就唉声叹气。我就时常想接你回来看看,他又只是不肯,说在皇宫里怎好出来,连累到我们女儿就不好了。现在看到你回来,他可就什么都好了……"
我就这样陪她说了好一会闲话,终于她说:"前头摆上饭了,咱们去寻你阿玛吧,他在书房跟十七阿哥闲聊呢。"
我答应了,跟着往里走,走到门口正听见胤祥说:“岳丈这个说法,我倒是头回听说,若真是这样,我倒有些明白了。岳丈的劝谏,我记着就是。"
见我们走进去,他们就缄口不说了。吃饭时就见阿玛向额娘悄悄使了个眼色,额娘点点头,站起向胤礼说:“我们俩老,有个不情之请要求十七阿哥,我们娘儿两个老也没见,可不可以留她多住两日再回去?"
胤礼沉吟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下午我去随着雨儿去看了二哥二嫂,屋门前一个丫鬟,远远的见到我就行礼。一开始的政治婚姻,到现在的相濡以沫。
虽然二嫂循着规矩说妾身不能起身拜见,但二哥眼中的关怀一如往昔,遮不住的是情绪里的波动。
短暂的相会,我笑了,笑得凄美、无奈、最终归附与平静。
晚间额娘把我安排在后院东厢房,也是我入宫前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