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幼时,家中也曾遭洪灾,那些天煞的县官官吏,侵吞了赈灾粮食,还不许我们外出讨生计,全家老小就只剩下了老奴和幼妹啊!后来幼妹也病死了,老奴后来被人贩子卖了,几经辗转才被送进了宫。”
王大海越说越伤心,哭得越厉害,边哭还不忘边拍皇帝马屁。当然,在林琅看来,刘岐这次拍马屁,听起来还是十分真诚。
但刘岐压根没丁点感动,十分不耐烦道:“得了,别在那嚎了,朕还没做什么呢,用得着你在那感动得痛哭流涕?!你这眼泪未免也太廉价了些”
王大海被训了也毫不在意,反倒越喜笑颜开,不过到底擦了眼泪,毕竟,他觉着一直痛哭流涕,也不能好好侍奉陛下了。
刘岐才没心思管王大海,他全副心神都在林琅身上。他现,林琅看他的眼神不一样了,虽然他觉得自己没说什么大不了的话,但是看到林琅那着光的眼神,他还是觉得十分受用
但是,他就没那么高兴了。因为接下来好几天,林琅都一直在奋案疾书,要么查资料,要么思考着什么,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每次刘岐想要看他在弄什么,林琅还神秘兮兮不让看,只说在准备应对流民一应事宜。从那天决定由林琅负责那天起,探子传来消息,也就十来天,第一波流民便会到达京城了。
等到第三天,林琅将一份厚厚的奏折递给刘岐看,里面几乎就是一整套安置流民最为详细不过的方案。
刘岐看着短短几天,就有些消瘦、但是眼神亮的林琅,不禁有些后悔,觉得自己不该为了打击朝臣,来让林琅全权负责此事。肉眼可见,林琅得对这事多上心,到时候要付出多少精力!
第53章小胖崽和大雪人4
林琅看着刘岐的眼神很亮,条理清晰、不急不缓地给他说赈济流民的方案。
“最紧要的是先在城内围墙处和城外围墙处搭起十数排长条木房子,只须一面顶、一面墙即可,要尽可能地快。臣咨询过工部陈侍郎,五天便能搭完,不说多暖和,但保证结实安全,也能稍微蔽寒。同时,必要的日常配套也能弄齐整。”
“但是,让流民有个落脚、遮风避雨的地方还远远只是第一步,如何让他们活下来才是最紧要的,而朝廷的银两可以救急,但不能救穷,所以需要以工代赈。”
“但以工代赈的工,也得是虽不会立竿见影,但功在千秋、利在当代之事。臣认为当属三道、三堂,三道乃6道、水道、田道,三堂乃学堂、药堂、善堂。”
“三道可适当前、多多益善,三堂则须因需来设、并尽量节减成本。如善堂,在京畿周边大小佛寺基础上,尽量依靠原有的庙宇,来收留流民中那些鳏寡孤独。”
“如学堂,则依靠原有孔庙、明堂、国子监、太学、府学、县学之类,或扩建或扩建,并招募赴京赶考的书生,适当补贴来教这些孩子读书识字。父母只需要给比束少很多的银钱,这些学堂也不用教得多好,只须基本的识字算数,学得做人的道理便可。”
“而药堂,一是在国子监、太学、各府学增设药学科目,二是今年秋开药学科举,由太医署德高望重太医和民间杏林高手,对举子医术、人品进行考核,优异者陛下授官,到时候派到苍玄各地,代朝廷建立药堂。当然,这是后话,眼下将药学科举的消息放出,吸引大量大夫进京,一来可以在京城布赈施医,二来可以为先在京城建立药堂打下基础,再来则可以预防京城因聚集大量的流民可能带来的疫病。”
“三堂大致如此,三道则更为简单直接。流民中的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病有所医、子有所教,那些青壮年劳动力便无后顾之忧,便可征集替陛下修路、修水库、水渠、开垦良田。当然,这是以工代赈,行的也是为百姓的好事,银两不会太多,但包必要的衣食。”
“开垦的良田属于朝廷,这些流民可以低价租种,朝廷可以帮其修建房屋,之后以粮食抵还。能大致安顿后,之后过得如何,便全凭自己本事了。”
林琅说了一大通,颇有些口干舌燥,喝了口茶准备再继续,刘岐心内已是咂咂称奇,眼神欣赏的目光再明显不过,却忍不住叹道:“你这嘴上说的替朕修路、修水利、开垦良田,朕看你这明明就是为天下百姓所考虑”
林琅瞧出这人的玩笑意味,被现了小心思,但转而又理直气壮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的百姓,乃是陛下的百姓,为百姓所虑,便是为陛下所虑,何错之有?”
刘岐都要被这人的抖机灵给气笑了,不过他自不会真正介意,真心赞道:“子玉思虑甚远、实乃大才!朕有汝,苍玄有汝,百姓有汝,实乃大幸!”
林琅被刘岐夸得有些不好意思,面上耳后都泛出淡淡的红色,觉得这人也太夸张了些。他又恢复一本正经道:“不过,其中还有两处关键,一是银两,二是能信任托付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