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个月而已。
“丢鞋子”
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多。
不但火车站台上有,就连公共汽车的站台上,也有。
这样的情况,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一些记者敏锐的现了这个现象,立即追踪报道起来。
一名《燕京日报》的记者,在火车站台上连续蹲守了好几天,终于“逮”
到了一名丢鞋子的旅客。
记者毫不犹豫的冲上火车,补了张站票,然后找到了那名旅客。
“同志,你为什么要把鞋子丢下火车?”
那名记者看着眼前自己的采访对象,第一句就忍不住好奇地问。
那旅客是一個年轻人,穿着一身蓝色的工作服,里面是一件白村衫,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样子。
听见记者的问话,他有点赧然的扶了扶自己的眼镜,有点不好意思的说:“也没什么,我就是想把鞋子送给那位同志。”
记者看了一眼年轻人的脚,是穿着鞋的,一双皮鞋。
那皮鞋不新不旧,应该穿了很长时间。
年轻人刚才扔下去的那一双,是解放&鞋,那是一双新鞋。
显然,并不是他穿着的这一双。
记者忍不住又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
年轻人不知道从哪来说起。
记者知道自己太心急了,就先自我介绍:“我是《燕京日报》的记者王澜,想采访一下你。”
“记者?《燕京日报》?”
年轻人露出点受宠若惊的样子,连忙伸手和记者握了一握。
“同志,能先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王澜很快进入状态,开始采访起来。
“可以的,我是徐州化肥厂的技术员……”
因为知道了王澜的身份,年轻人很快有问有答的说了起来。
王澜了解到年轻人的身份背景后,开始进入正题:“是这样的,最近一段时间,各地的火车站、车站都会出现‘丢鞋子’的事情,正好今天看到你这么做,我非常好奇,就想来采访一下你,问问你这么做究竟是为什么。”
年轻人微微一笑,没有回答问题,反倒是问:“记者同志,你平时爱看文学杂志吗?”
王澜怔了一怔,不明所以,不过想了想后还是回答:“看啊,以前有时间总会看看的……不过这半年非常忙,倒是看得少了。”
“哦,这就是了。”
年轻人笑着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本杂志,放到王澜的面前,翻到目录页,指着上面的《另一只鞋子》说:“我这么做,是因为看了这篇小说,想模仿一下里面那个小男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