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综武侠天下第一美人秦时长安151 > 第90頁(第1页)

第90頁(第1页)

就在皇太極一邊打算破罐子破摔,派人冒險去行刺那大明帝,一邊又埋頭苦幹,繼續完善和擴大八旗蒙古、八旗漢軍,設立蒙古衙門管轄外藩事務,並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時,大明這邊情況也發生了危機。

雖然有信王和護國夫人前去賑災,但人力有限,並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得到有效監管,像陝西有些地方走投無路的農民與邊鎮逃兵、被裁撤的驛卒等合流,紛紛揭竿而起。

當這些起義者各自為戰、到處犯事時,朝廷內部也對這些「流寇」吵得熱火朝天。

興樂二年四月,張太后明旨任命楊鶴為陝西三邊總督,接替已故的武之望,負責處理陝西民變。

對於民變,張太后堅決採取以撫為主、以剿為輔的政策,並親自以皇帝的名義昭告天下,只要那些人願意被招安,那就既往不咎。

如同馮夢龍這樣在百姓心裡有點名氣的才子,很多都被朝廷招募來寫一些宣揚朝廷國策的話本和檄文等等。

馮夢龍雖然苦惱自己已經用上那麼多的筆名,但還是被朝廷給抓出來幹活這件事剛開始還是有點誠惶誠恐的,不過在為國為君揮筆寫文幾次後,就開始美美的放飛自我。

「秦賊蔓延,雖因無歲,總由貪官債帥不恤軍民,恣行剝削,以致轉徙為盜……」

「自今邊方文武,俱宜遴才選補,不得聽人規避,徒取備員……」

「恰如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此乃被天災逼至走投無路,方為流民,既是民,便是大明之子民,當以保護。各地官員自是以以撫為主、以剿為輔,不得傷害有意歸順之善民,亦不得放縱燒殺擄掠迫害百姓之惡民……」

有朝廷官方的准許,馮夢龍此文當即名揚天下家喻戶曉,便是不識字也不懂民生的孩童,都能在街頭巷尾唱上那麼兩句與此相關的童謠。

而楊鶴也是貫徹朝廷的這種政策,6續招安了一批起義者,其中最大的成果是興樂四年招安神一魁。

招安成功的根本問題並不在於如何招安,而是招安之後如何有效安置這些被招安之人,否則極其容易再次起義。

這時候因為後金那邊沒有什麼動靜,於是洪承疇就被朝廷召回去,以延綏巡撫的身份出任陝西三邊總督,和陝西督撫一同「鼓勵招安,圖安定」。

在洪承疇等人的努力下,還有信王和護國夫人那邊的賑災安民政策取得極大進展,於是沒過多久,陝西的各路起義軍便在興樂五年冬全部被招安。

只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

最重要的就是接下來的安撫舉措。

這就需要極大的物力財力和時間來進行,尤其是朝廷的支持就是至關重要的。

後金就有聰明人看出這個關鍵問題,還點出這個招安的重要人物就是張太后。

「亡大明者,只能是大明也!若是能將張太后除去,那大明皇帝尚且年幼,身為攝政王的信王又長期在外,若是將這個同時與明帝和攝政王聯繫起來的橋樑給斬斷,那這二者之間的猜忌懷疑反目為仇就不過是時間問題。」

皇太極認為這個計策十分精妙,畢竟一個正值盛年的攝政王,一個即將長成的小皇帝,如果沒有太后張氏在其中緩和關係,怕是早就斗得頭破血流。

而且朝臣也會為了是支持攝政王還是支持皇帝這件事黨爭不休,這自然也是會損耗明朝的國力。

更別說太后張氏還是撫養信王和生下皇帝的人,只要她一死,那對信王和小皇帝都將是前所未有的的致命打擊。

至於殺了小皇帝,那就是對大明朝的影響並不大,畢竟還有一個更能力非凡且深得民心的信王在一旁。

說不定信王這般高調辦事,就是想要引人去幫他處理掉小皇帝,然後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繼位做皇帝了……

比起一個能力出眾手段不凡的信王,後金還是更屬意讓一個不知底細,很有可能是個目不識丁昏君的小皇帝執政。

最好就是繼續將大明朝搞得一團糟,這樣子他們才有機會。

想明白這個關鍵之後,後金統治者就開始選前去刺殺的人。

機會只有一次,他們必須慎之又慎。·

大明朝,北京,紫禁城。

十一歲的皇帝朱慈焰正在練習拉弓射箭,此時的他已經有了點小大人的模樣,讀書能日誦千言,還能拉得開一石五斗的弓,射箭雖然說不上是百發百中,但也可以十中八。九,實在算得上是文武雙全。

但皇帝還是有一點點不高興,因為夏伴伴最近不知為何,總是沒有空閒陪他練武,每每他向母后問起,母后總是說夏伴伴很忙。

「真不知是在忙什麼?這麼久還沒有回宮……」

皇帝練習弓箭結束後,就讓一旁母后為他挑選過來的太監曹化淳給他擦汗。

聽到皇帝的抱怨,曹化淳臉上溫和的笑容不減,而是開始為夏公公委婉說話。

「臣前些時候聽說是太后娘娘把夏公公派出去查明坤寧宮進刺客一事,可能就是事情比較複雜,因而夏公公才去了兩三月還未返。」

皇帝聞言就一撇嘴,更加不高興了。

「不是說就一個瘋子夜闖皇宮,意圖刺殺朕,結果卻迷了路去到坤寧宮嗎?也就是那個刺客已經死了,否則朕定要將他大卸八塊!居然膽敢行刺朕的母后!要不是有夏伴伴捨身救了母后,怕是就得母后受傷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