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不过凭着略胜人一筹的美貌罢了,她这样的身份,可得少去搭理,省的沾上穷酸气。
饭桌上,沈绮看到冯氏给老太太布菜,旁边有位年轻的妇人盛汤,料定是堂哥谢聿铭的娘子孙氏,只是不知为何昨日没有来新房中相见。
沈绮也起身帮她端汤。
旁边还有个瞧着三十几岁、穿着素衣的妇人帮着端菜,却一时记不住是谁。
摆放整齐后,众人落座,那素衣妇人又扭头出去了,不跟大家一起吃饭。
玉钟见她的目光看了过去,就悄声说,那是二叔房里的云姨娘,是小堂弟谢聿铄的生母,向来只在厨房吃饭。
沈绮看见席上果真有个挨着老太太坐的小男童,看着比沈家小弟还小两岁,便暗暗记住了。
谢家人多家大,饭桌上也颇为丰盛,单是早饭就有两大盘蒸饼,四盘热菜,四碟小菜儿,又有两样粥羹,一是加了鸡蛋豆腐的合汁汤、一是放了果仁白糖的粳米粥。
沈家向来只在中午吃白面干粮,早晚两餐只喝稀饭小菜,眼下沈绮少不得入乡随俗,都随了大流。
吃过早饭,公爹、二叔要去拜访商友,谢聿铎、谢聿铭也要去铺子上看看。
吴老太太要去佛堂念经,便发话让大姐姐玉钟、堂嫂孙氏和姐妹们陪着新媳妇沈绮逛一逛家里。
玉钟、玉镜姐妹自然从命,因着老太太说话,二房的玉锦、孙氏两姑嫂也只得应了。
这姑嫂几人走走停停,转了一大圈,沈绮就大致清楚了谢家的布局。
谢家共有四进院子,第一进院连着临街的五间铺面,是主管伙计们经营店铺并办事休憩的地方,只有一座仪门连着后边。
第二进院子分左右厢房,一边是家中爷们的书房,一边是堆放名贵药材的库房。书房是主人看账待客的地方,因着公爹、二叔近年不大管事,一直是大哥谢聿铭在那理事。
今年谢聿铎回了家,大哥乐得清闲,多半的事都交到他手上,只等他下次又出门去了,自已再接手。
过了二进院的夹道,便是又一座垂花门,第三进院是内宅居所,分为东西两个跨院。
东边是大房一家的院,西边是二叔一家的院,各有小门与前后院子相通。
两院都是一样的格局,居中三间大屋正房是长辈起居之所,旁边各有一个小耳房。
东西各三间厢房,是自家儿女们的住房,四周一圈抄手游廊相连。
第四进院是吴氏老太太的居所,除了起居之外,还有一家人用饭的大厅。
右边有一个小小的花园,种些花卉蔬果,扎着一架秋千。
左边做了厨房并杂役住房,角落里是马厩,旁边的门口挨着后街,方便家里买甜水买菜。
这样的四进院,原是谢聿铎祖父辈就置买下来的,后来又不断地修整扩充,前后都临着街。
这样的家宅规模,在平山县城一只手也数得过来。
只不过,跟祖父那辈儿的生意规模比,谢家算得上是家道中落,在平山县的商户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罢了。
姑嫂几人转了一圈儿,别人都说说笑笑的,就谢玉锦早就不耐烦了,自家亲嫂嫂她尚且看不上眼,何况这个乡下来的堂嫂。
刚走到东西院子的甬道处,谢玉锦说:“今日起得早,这会子出了汗,倒觉得乏得很,我得去歇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