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3、6、9、12、()
对对碰:2、4、7、9、12、14、()
比较难一点的是叠乘。
叠乘:9、16、25、36、()
二娃子又把这些方法揉和在一起,衍生出了,隔项递增,隔项递减,隔项倍数,隔项累加,隔项对对碰,隔项叠乘。
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举一反三,自己又搞出这么多新的题型,当然是很兴奋了。
虽然这些好像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真的很了不起了。
接下来,二娃子脑洞大开,在这几种找规律的基础方法上开始大做文章,创造出更多的方法。
递增递减混合,递增累加混合,递增倍数混合等等混合规律法。
递增递减混合:1、1o、3、8、5、6、()、()。
递增累加混合:1、2、4、3、6、1o、5、16、26、()、()、()。
递增倍数混合:1、3、3、6、5、9、()、()。
递增隔项混合:1、4、3、4、5、4、()。
递增对对碰混合:1、2、4、3、7、9、5、12、14、()、()()。
递增叠乘混合:1、4、3、9、5、16、()、()。
这些只是二娃子写出的规律题的一小部分。接下来二娃子又把三重,四重……等组合都写在了稿纸上。
随着各种组合的生成,二娃子现,简单的七种规律要是不断的去组合,得到的新的组合数量惊人。
就停下来,想算算到底有多少种组合。
结果很快现,这又是一个规律,也就想要知道有多少种组合可以用一种规律来计算。比方说:
两种规律组合成一种新的规律;而三种规律可以组合出三种新的规律;四种规律可以组合出六种新的规律……这本身就是一道找规律的题。
想到这里,二娃子找到了其中的规律:
两种:1
三种:1+2
四种:1+2+3
五种:1+2+3+4
……
x种:1+2+3+…+(x-1)
有了这个规律,二娃子很快计算出这七种简单的规律可以组合出21种新的规律了。
写下这个规律之后,现基础规律个数少的时候,能很快算出来。
越往后,数字越大,如果用累加的方法算的话,牛年马月也算不完啊!
想到这里,二娃子写出下面这样一道题:从1加到1o。
1+2+3+……+1o
接着仔细观察,闭上眼睛思考起来。
心想,如果把尾先相加,再把第二个和倒数第二个相加,对,就是这样。
二娃子激动的睁开眼睛,立刻在稿纸上写出计算步骤:
1+1o=11,2+9=11,3+8=11
4+7=11,5+6=11,5*11=55。
接着又想了想,这样做是比较省劲。
但是加数要是成千上百的话,就不好算了,还得找更简便的方法。
打定主意之后,又开始仔细观察稿纸上的计算过程。
现一加到十里面是五个十一,也就是说个数是十的一半。
想到这里二娃子立刻拿起笔来写下新的计算方法。
(1+1o)*1o2=55
这里的*代表乘号,代表初号。
接着二娃子又把里面的1o换作未知数x,写下了下面的计算方法:
(1+x)*x2
当x=1oo时,代入上面的式子得:
(1+1oo)*1oo2=5o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