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先来谈谈那清军军队长官的层级划分吧。
在清朝时期呀,于地方之上专门设立了“总督”
这么一个职位。此官可不得了,能总管数个省份的军务和政务大权呢,其权势之重可见一斑。若以现今的情况来做个类比的话,这位“总督”
大人差不多就相当于咱们现代所说的“军区司令”
啦。而由总督大人直接统领的那些驻扎在当地的营兵们呢,则被称之为“督标”
。
就像大名鼎鼎的老曾(曾国潘),骆秉章以及后来的老左(左祖棠),他们可都是处于这一层级哟。
再把目光聚焦到具体的某一个省份上面,那么这里面地位最高的军事长官就得属“提督”
啦。倘若要找个现代的职务来与之相比较的话,大概类似于“军长”
这个角色吧。同样地,由提督大人所直接统率的驻军营兵则叫做“提标”
。
比如说当下的宁省提督雷镇绾,还有凉省提督陶茂陵等等。当然咯,像是荆州将军穆屠善,又或是秦州将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长安将军德兴阿这类人物,其实也都属于这同一个级别呢。不过嘛,谁让人家是满族人呢?在那个时候啊,满人的身份天然就要比汉人高出一等呐!
在省级行政区划之下,会选取一些具有关键地位和战略意义的城市设立所谓的“镇”
,并且在此驻扎军队以维护当地的安全与稳定。负责管理这些地方军事事务的主官被称为“总兵”
。从职位职能和权力范围来看,大致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师长”
一职。而由总兵直接统率指挥的常驻兵营,则被称作“镇标”
。
就拿当下来说吧,比如河州镇总兵曹克中,虽然顶着河州镇总兵这一称号,但实际上他所履行的职责却更像是安定府总兵该干的事。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又如荆州将军穆屠善,其名号虽为荆州将军,但实际所从事的工作要么类似于宁省将军,要么近似于凉省将军所承担的任务。
再往下一个层级便是副将了,他们大约等同于现代军队里的“旅长”
。副将既能够直接统领自己所属的直属驻军营兵,这些营兵有个特定称呼叫「协标」;同时,副将还有可能充当总督的得力副手,协助总督对其直属部队进行统一管理,此时便称之为“督标中军副将”
。
在古代军事体系中,“副将”
一职处于较高层级,而紧接着“副将”
的便是“参将”
。从职位等级和所承担的责任来看,这一职位大致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团长”
级别。
“参将”
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可以直接对其所直属的驻军营兵发号施令,这些营兵被称为“标”
。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够充当「提督」的得力助手,辅助「提督」管理其直属部队,并因此获得一个特定称谓——「提标中军参将」。
再往下看,我们会发现还有「游击」和「都司」这两个重要职务。与“参将”
类似,它们同样具备统领直属驻军营兵的能力。与此同时,如果有需要,它们也能积极协助上级军官来统筹管理直属的军队。其中,「游击」扮演着「总兵」副手的角色,协助「总兵」全面掌控直属军队,故而被称作「镇标中军游击」。而「都司」则是「副将」的左膀右臂,负责协助「副将」管理直属军队,人们称之为「协标都司」。
在此之后,更低级别的军职依次为把总和外委等等。虽然这些职位相对较低,但每一个岗位对于维持整个军队的正常运转以及作战行动的顺利实施,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当于现在的班,排,连等低级军官。
喜欢清末起义恩仇录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清末起义恩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