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姑娘,依你所见,靖国何时会乱?”
戚言心中略一计算:“不出十日。”
“十日……”
“太久?”
“不是十日太久,是我心焦忧虑,所以才等得难熬。”
戚言又问:“襄国亡了多久?”
一旁的禾女答:“襄国亡于夏秋,现已算是第四年了。”
“前些年,公子是怎么过来的?”
他便苦笑:“那时,我知靖国富强,必善治国之道,所以每每想及襄国虽亡,国民却跟了强国之君,未必不是好事,心里便好受许多。”
“可我后来得知,靖国虽吞并襄国,却将我襄国之民划为末等,要收最多的田税,受最严的刑律,服最重的苦役。”
雪花在掌心融化,只剩下些许水珠。
手掌倏然收紧。
“襄国贫弱,是我襄国公室无能,亡国灭族皆是定数,可我襄国百姓何辜?要先受襄国世族盘剥,又受靖国君臣打压?”
“我心中郁郁,愤懑难消,一时杀意起,方才有了行刺靖王之事。”
戚言看了他一会儿,却道:“襄国少说有一半亡在我的手上,你倒是不恨我。”
公子煜闭了会儿眼睛,神色略微平静后才看向她,言辞恳切:
“我知晓姑娘主张兴民之策,欲将襄民与靖民一视同仁,如此政见与主君一再冲突,方才失了信重。闵煜心中不尽感激,又怎敢迁怒于姑娘?”
戚言:“那是邵奕与先靖王愚蠢,我原意是要振兴靖国,争霸天下。”
“那也不碍的,”
公子煜望向满天细雪,目光悠远,“中州列国同属一脉,所谓乱世不过是诸侯间的征伐。只要海清河晏,国泰民安,谁做霸主又有什么关系?”
戚言倏地看向他,却没有多说什么,只起身道:“走了。”
岐国领地狭长,几人快马行了两日方才到达钺国境内,又行半日来到都城。
钺国多金铁矿产,却无水产与丝绸,少谷米面麦,故往来行商之人众多,皆为货物运转往来价差之利得。
三人牵马行于市中,街道两边行商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禾女不由感慨:“此地当真繁华,听闻钺侯近日还忙于招贤纳士,有如此国君,难怪国富民强。”
“错了,”
戚言却道,“此危邦矣。”
禾女疑惑:“戚姑娘何出此言?”
“钺国多矿山而匮良田,故国中少粮米而多金铁。钺民虽有耕种,然他国之米价贱伤农,几乎全赖国君削减赋税、抵扣债务的兴农奖励之策,方才维持根本。”
“一旦邻国大肆倾销谷粮,而高价收购铁矿,必使钺人弃农田而专采矿,此时只消掐断粮草供给,钺国不攻自溃。”
禾女听得一身冷汗:“如戚姑娘所言,钺地果真危邦。”
公子煜笑道:“想来钺侯也知个中利害,方才求贤心切,欲解危急。”
“不如进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