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在哪一天晚上她下了这样的决心,不要做别人的炮友或情人,她要做就做光明磊落的另一半,不行就彻彻底底地分开。
“不爱了就分手,听着倒也没错,但心里总归不是滋味。”
叶一诺有些伤感。
“是啊。”
蔡可宁想了想又说,“不过换个角度,你说怎样的感情算爱情?我问你啊,以你现在的认知回到四五年前或者六七年前,你还会喜欢上当初你喜欢的那个人吗?”
叶一诺犹豫了会儿,摇头:“我不知道。”
蔡可宁:“我读高中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女生写作文很厉害,也很爱看书,很文静。她和她同桌是两种人,她同桌就劲儿劲儿的,你懂吧?”
“有一次语文课,快下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分享一下最近在看的书,有什么读后感,大家就没人回答。我们老师就说,哎,尹伊凡,你来说说看吧。”
“她站起来,说她最近看了张爱玲的《小团圆》,对里面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她说这是一种等待的心情,渴望、期待、失望、又自我安慰。”
“她还讲了里面的一些剧情,但我忘了。”
“所以,你那时候喜欢她?”
叶一诺问。
“嗯,暗恋过。”
“后来呢?”
“后来文理分班了,她去文科班,我在理科班,就没交集了。”
“但我想,如果现在的我回到过去,其实我不一定会喜欢她。我会欣赏那个时候站在书桌前跟大家分享读后感的她,但可能不会再被打动了。”
叶一诺点头。
“或许十七八岁二十出头,你觉得爱情是飞蛾扑火,但到了三十几岁,你想要的或许就变成了细水长流。我觉得人在每个阶段对爱的理解和需求是不一样的。”
“感情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但观念和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很有可能两者的变化是同步的,所以不能太悲观。”
“而且我觉得将两个人心甘情愿维系在一起的感情未必就得是多么炽热的爱情,也可以是长久依赖下产生的亲情,是我们努力生活的勇气,是彼此言出必行的责任与担当等等。”
叶一诺静静听着蔡可宁说话,忽然就特别羡慕她。她没怎么听蔡可宁说起太多自己的家庭环境,但以前在明州听过她和父母通电话,猜想她一定是在和睦有爱的家庭中长大的。
叶一诺其实很少羡慕别人,因为过去的经历淡了,只要她不去想,她就还是快乐的。但这时她莫名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想起童年时期父母吵架,吵凶了还会大打出手。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哭,或者抱着爸爸的大腿让他们不要再吵,但父母正在气头上抽不出空搭理她,她哭到跪在地上求爸爸求妈妈,有时爸爸会将她拽起来让她待到一边,有时任她跪着,父母粗重凌乱的脚步将她拖行在地上。
记得有一次吵得实在太凶,邻居们过来劝架,后来奶奶来了,将坐在地上的她抱起来往外走。她泪眼朦胧,在奶奶怀里一晃一晃,视线里是重迭的人头,密密麻麻的人头。
从那天起,有个词开始出现在她的脑海里,叫做脸面,也叫做自尊。
“不爱了就分手,我总觉得少了点担当,虽然这有点道德绑架,但现实是你不可能永远都在体验你想象中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