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渊刮一下她的鼻子,“又贝子,叫我长渊。”
安歌儿不语。
他怅然一笑,“我不愿意做官,让你很失望吗?”
安歌儿指尖继续慢慢划过码在书架上的书,悠然道:“为什么我要失望?”
长渊嘴角抿笑,目光追随着她的指尖,“做官总是要跪,我不喜欢跪。”
安歌儿指尖定在一本书上,回头看了他片刻,目光有些惊诧,但没说什么,视线转回到指尖压着的书。她抽出那边书。封面赫然印着:desnete《中华帝国及所属鞑靼地区地理、历史、编年、政治与自然概述》
她默念:“中华帝国及所属鞑靼地区地理、历史、编年、政治与自然概述”
,念完问:“前面那些是什么文字?”
“法兰西文。”
“法兰西?法兰西在哪里?”
“我也不知道。”
“在大清吗?”
“不,不,是西洋夷国。”
安歌儿轻轻翻了几页,除了认识书目注有的汉文,其它概不认识。
“你看得懂吗?”
她问。
“看不懂。”
“谁写的?从哪来的?看不懂为何收藏?”
她问出一串问题。
“有人看得懂。广州行商贺广晟的第三儿子载官看得懂。这书是乾隆五十八年,马嘎尔尼贡团来给大皇帝祝寿那年,广州十三行行商贺广晟招待抵达广州的贡团船队时,一位有官职的夷人送给贺广晟的。三年前舅舅入居现在的府邸,载官到京城给舅舅送贺礼,因为他年龄与我和崇赡相近,舅舅全程让我们招待他,第一次与他相谈后,不由对他的见识心生敬佩,那是我第一次敬佩一个人,载官曾冒险游历过西洋夷国,他知道的天下比我和崇赡知道的大得多……那日载官告辞前把这本书赠给渊书馆收藏。”
安歌儿脑里掠过那张少年的脸,一闪而过,有些模糊,她想应该就是那个人。
又淡淡问:“有大清国出的相同的书吗?”
“没,暂时没。”
“但从附了汉文的书目看,写这书的夷人似乎很了解大清国土。”
“可不是,贺广晟当时因为这本书差点掉了的脑袋。皇帝和大臣们质问,为何夷人比大清国功臣百姓还了解大清国土上的方方面面呢?想必是广州行商收受了大量贿银后,给夷人照会,放任其进入大清国,与叛贼私通……不过后来经细查,这书早在清世祖年就在欧洲印刷出版多次,但还是查出贺广晟有勾结洋人、私引洋人入内6等等重罪,幸在皇帝念他捐银捐粮赈灾有功,饶他不死。但当时负责接待物资统筹的礼部官员尹颂就没那么幸运了。案件记载他没监督好贡团行程,让贡团人员随意游历京城和大清江山,还把原本用来赠送给英吉利国王的名画、陶瓷等等礼品收入私库,占为己有……”
他还没说完,安歌儿脸色苍白,叫道:“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