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晴桑从花田回来,路云切了盘地瓜递给她,正好她渴的不行,一口气吃了好几块。
“好甜啊,回头我们也种一点吧。”
“好啊!你想种那咱就种,你也可以教下我怎样侍弄田地。”
“好的呀!”
路晴桑端着盘子,走到屋檐下的阴凉处坐下继续吃瓜。
地瓜是路云的学生送来的,一个九岁的女孩。那天雨停后,拎着篮子蹦蹦跳跳的来敲门,说自家地里种的地瓜特别甜,想拿给老师尝尝。
小女孩对着路云说话的时候,双眼发亮,满脸的孺慕之情,开心的跟她说起自己这几天在家识字背书的收获。
路云收到这篮地瓜,特别意外也特别开心。虽然没有明说,但路晴桑看的清楚,她眼里满满的成就感,与以往收到贵重首饰或漂亮衣服时的状态完全不一样。
路晴桑还记得,这个女孩家里有点重男轻女,当初进学堂时除了她娘,家里人全都不同意,觉得小姑娘读书没用,只打算等过两年送她弟弟来上学。
还是后来周婶上门宣传“助学贷款”
时,给他们一通分析读书的各种好处,这家人听说识字多,将来做工能多挣钱,才勉强把小姑娘送到学堂。
你看,明明知道一个月出五斤粮对自家造不成任何影响,却偏偏不愿把它用在小姑娘身上。
事实上,除了真穷的快揭不开锅的人家,其他家谁也不真缺那五斤粮。
但有的人喜欢把粮换算成铜钱,那就是一个月五十文,一年六百文,对于普通农家来说不多也不少。所以才总有人计较得失,一点也不愿付出。
路晴桑边吃瓜,边漫无边际的想着事情,一阵敲门声传来。
“谁啊?”
她放下瓜,边往门口走,边扬声问道。
“我,韩章。”
走过去一把拉开院门,疑惑的看向他,“怎么了?”
唉!现在看到路晴桑,就会想起他们几人历尽艰辛,差点葬身大海的经历。人家都这么难了,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差点因为他的多疑,打破现在的平静,韩章觉得自己更愧疚了。
抬头看她一眼,又不好意思的转开目光。
“没什么事,我今天收拾东西,翻到了这本书。你不是喜欢看游记吗,反正放着也是放着,就拿来给你看看。”
说着把书递给她,“这本书里写到的一些地方,你之前看的那本里没有,正好可以互补。”
“谢谢啊,正好那本书看完了,还有些意犹未尽呢。”
路晴桑道谢接过书,奇怪的看他一眼,这人今天怎么怪怪的,眼神躲躲闪闪,做啥亏心事了?
“不客气,那我先走了。”
韩章说完转身快步往巷口走去。
“哎……”
她话还没说完,怎么着急忙慌的,这人今天真的有些奇怪。路晴桑摇摇头,关上院门往屋里走去。
回到椅子上坐下,她打开书翻了翻,书里一些空白处还有韩章的批注。眼神一亮,书上的字迹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这小子字写的不错嘛!
就着碟子里的瓜,路晴桑认真看起手上的游记。凭着这两本书,她对大夏朝倒是多了不少认识。
但两本游记都是几十年前成书的,所以了解到的多是地理知识和风土人情之类的信息,对现如今的社会状况还是有些模糊。
过了两天,篱笆院和鸡舍重新做好,周爷爷去邻居家借了辆推车,把鸡仔装进筐,用推车运到了鸡舍。
历经一场风雨,篱笆院里的草,如今长的更茂盛了,鸡仔运到后直接把它们放进院里。或许是关久了,这群出笼的鸡兴奋不已,满院子乱飞。
周奶奶指着院子,笑呵呵的说道:“哈哈,你看它们多高兴,看来这阵子每天关屋里太憋屈,现下可是能撒欢了!”
然而眼前的场景在路晴桑眼里,脑海中已经自动闪现了数道菜谱,她略有点不好意思的接话,“是啊,还是得让它们多在院中活动。”
那样肉才会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