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文艺报》先表关于《少年派》的评论文章。
文章的标题是——《我们需要这样的“少年派”
》,作者为鲁书元。
从标题就可以看出这篇评论文章的偏向。
鲁书元在文中高度评价了《少年派》及作者陈家林。
他认为如今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大行其道,国内文坛需要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
自从1978年开始,随着《班主任》、《窗口》、《伤痕》等文章引起的巨大轰动,引来后续大量作品涌现,受到追捧,最终形成了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潮流。
在这样的文学潮流之下,《少年派》能别出心裁的写出这样一个故事,简直就像是万花丛中的那一点红,充满新意,美不胜收。
不仅如此,鲁书元还盛赞了《少年派》在叙事手法上的创新,甚至把这样的叙事手法称作“巧妙的叙事替代”
。
如此残酷的海难、人杀人、人吃&人的惨事,用童话般的方式进行替代、并写出来,这是前所未见的。
至少在国内现今的文坛,没有人这么做过。
鲁书元在夸赞《少年派》的同时,还夸起了作者:
“作者陈家林有着一颗充满童趣且乐观的心,他对生活的感知丰富且细腻,我虽与他缘悭一面,可却能感知到他的善良、温暖……”
“或许将来某一天见到他,我会亲口问上一句:在你的心里,派所说的两个故事里,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
“我们需要这样的《少年派》,更需要这样的少年心,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文艺报》是中国作协主办的大报,创办于建国前夕,它的历任主编包括了茅顿、丁零、冯雪风、张广年、冯木等。
这些人,用官方定义的话来说,他们无一不是“国内被公认的文坛巨匠、文学大师、和卓有建树的文学理论家”
。
多年来,《文艺报》的立场一直是相对中立且克制的。
它的每一篇评论文章,即使是批评,都有理有据,对国内文坛具有积极且正面的意义。
正因如此,《文艺报》是国内最知名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是官方和主流文学界的喉舌。
在此之前,尽管《少年派》受到不少的质疑,算是一时的热点,可《文艺报》却从未对《少年派》进行过评论。
按照《文艺报》一向的做法,他们会等到《少年派》刊载完结,才会声。
正因如此,《文艺报》直到了这时候,终于表了这篇评论文章。
而这一次声,对整个风向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紧随其后的,《萌芽》复刊后的增刊《电视、电影、文学》也表了评论文章,说《少年派》才是“少年人应有的模样”
,相比起在经历过磨难后泄情绪,这样去面对人生才是正面且积极的。
这就有点内涵的意味了。
什么样的故事是“经历过磨难后的泄情绪”
?
反正见仁见智,即使有人躺枪,这时候也不会有人跳出来自己对号入座。
于是,风向在一夜之间来了个大转弯。
之前有多少批评,这时候就有多少赞扬,而且还是加倍的。
这大概算是一种“亏欠”
心理的补偿,所有人对开始对《少年派》追捧起来。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文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