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选拔赛的大幕拉开,一个月来,涌现出一批批青史留名的人才。
刘协看着手中的奏报,也是怦然心动
没办法,谁让打开文试的奏报,
入眼的就是诸葛亮,司马懿,周瑜,庞统,法正,杨修,陈群,
这几个全是独领风骚的传奇人物。
而剩下的诸葛瑾,刘晔,陈矫,高柔,潘濬,禰衡这些。
那也是风头一时无二的存在。
不过相较于文试的豪华,武试这边就显得不够看了,
甘宁,曹昂,袁熙,徐庶,马岱,陈到,李典,陈武,文聘,吕蒙,徐盛,潘璋,冷苞,邢道荣,公孙续。
这里面除了一枝独秀的甘宁,跑错赛道的徐庶,还有尚未努力的吴下阿蒙,以及弱化版的云哥陈到。
其他人的档次根本不够看。
这完全与刘协的计划是大相径庭啊!
刘协反复对着这份奏报看了十几遍,
确认自己没有看漏眼之后,最终还是只能无奈地放下手中的奏报。
这时,一旁的任红昌立马走上前来宽慰道:“是没有符合陛下心意的人才吗?”
刘协摇了摇头,将奏报递给了任红昌。
“大家都来看一看吧。”
等两份奏报在众人手中传阅了一遍后,刘协再次开口问道:
“你们对此有何看法呢?”
众人闻言皆是面面相觑,说实话他们还真没看出来这两份奏报有什么猫腻之处。
于是乎,众人只好将目光投向现场唯一的智慧担当—荀攸的身上。
荀攸见状也是一脸苦笑,他硬着头皮回答道“陛下,恕臣眼拙,臣实在看不出这两份奏报,有什么问题。”
“如果非要让臣说出个问题来。”
“那就是名单中的人,大多都是世家公子,而寒门子弟却少之又少。”
“世家的教育,一贯是以世家利益为先,想要从中找出,既有才华,又能为我们所用的人才,实在难如登天。”
“而寒门子弟则不同,他们本就到了穷途末路的人,只要陛下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死抓着不放,所以这些人才是我们应该重点考察得对象。”
看着荀攸胡诌都能说的头头是道,此时众人看向荀攸的眼神里满是崇拜,
刘协也赞许点了点头“那以公达之见,朕该如何利用这些世家子弟那。”
荀攸沉思了片刻“陛下,依臣之见,眼下最好使用平衡之法。”
刘协立马来了兴致。
“哦?怎么个平衡法?说来听听。”
荀攸沉声说道“眼下朝堂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袁家和杨家。”
“所以杨修和袁熙二人理当入选。”
“曹昂是董卓心腹曹操之子。”
“为了平衡他也应当占一个名额。”
“陈群是陈老之孙,
“作为党锢平反的受益人,为了彰显陛下的仁德,他也应当占据一个名额。”
“刘晔乃是阜陵王刘延之后。”
“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代表了大汉皇室的尊严,理当有他的一个名额!”
“这五人分别代表了,朝堂上的几大势力,陛下务必要将他们挑选出来。”
对于荀攸的话刘协也是十分认可。
“那剩下的五个名额那?”
荀攸闻言立马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