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自从败了齐兵,纳世子昭为君,自以为不世之功,便想号召诸侯,代齐桓公为盟主,结果被楚国耍了一把,险些命丧鹿上。
宋襄公吃了大亏,如何咽得下这口恶气!他不敢对楚下手,便把目光瞄准了楚的盟国——郑国,率兵车四百乘,自将中军,浩浩荡荡向郑杀来,郑国闻知十分害怕,立马遣使向楚求救。楚人既悍且狡,置郑之求援不理,发兵直捣宋国。宋襄公正与郑相持,得了国人之信,兼程而归,建大旗一面于辂车辂车:古代的大车。之上,上书“仁义”
二字。列营于泓水之南以拒楚。到了交战之日,经宋之大司马公孙固力谏,宋人鸡鸣而起,在南岸布阵,专候楚军。楚军直到天明,方才开始渡河。公孙固请于襄公曰:“楚兵天明始渡,其意甚轻。我今乘其半渡,突而击之,是吾以全军而制楚之半也。若令渡毕,楚众我寡,恐不敌,奈何?”
宋襄公以手指旗曰:“汝见‘仁义’二字否?寡人堂堂之阵,岂有半渡而击之理?”
公孙固暗暗叫苦。
须臾,楚兵尽渡,楚将成得臣手执长鞭,指挥军士,东西布阵,气宇轩昂,旁若无人。公孙固又请于宋襄公曰:“楚方布阵,尚未成列,急鼓鼓:击鼓。之必乱。”
宋襄公照公孙固脸上狠狠唾了一口:“咄!汝贪一击之利,不顾万世之仁义耶?寡人堂堂之阵,岂有未成列而鼓之之理?”
公孙固又暗暗叫苦。
俟楚军布阵已毕,宋襄公方命击鼓进军,楚军亦击鼓迎之,双方大战了两个时辰,宋军大败,逃归者十不及二,宋襄公亦身负重伤,死者眷属纷纷谴责襄公,说他不听公孙固之言,以至于败。襄公叹曰:“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二毛:头发黑白相间的人。。寡人将以仁义行天下,岂效此乘危扼险之举哉?”
齐孝公见宋国战败,置拥立之恩而不顾,向楚频频献媚,结为盟国,诸侯无不嗤之以鼻。赵衰暗自对狐偃说道:“吾等投齐,谓齐为当今霸主,借其力复国矣。不想齐桓公驾崩,嗣君又为势利小人,附楚仇宋,诸侯离心,指望借齐之力而复国,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如改投他国,别作良图。”
狐偃亦有同感,二人邀魏犨等九位英雄去齐宫谒见重耳。重耳正宠着齐姜,朝夕欢宴,不予接见。众雄在门外候了十日,连个重耳的人影也没见着。惹怒了魏犨,顿脚大吼道:“吾等以公子有为,故不惮苦劳,执鞭从游。今留齐六载,偷安惰志,日月如流,吾等十日不能一见,安能成其大事哉!”
贾佗高声应道:“说得是,似公子这等所为,吾等还守他作甚,倒不如早日散伙,也好自谋前程!”
颠颉也道:“散就散吧,吾等跟他十八年,鞍前马后,也算对得起他了!”
狐毛大声斥道:“颠颉休得胡言!”
颠颉嗫声说道:“我不胡言,吾等候公子十日,不得一见,照此下去,难道要吾等老死齐国不成!”
狐偃曰:“公子生有异相,命中该为人主,吾等的富贵全系在他的身上,岂能轻言散伙?这是其一。其二,公子并非无志之人,只是为色所迷,将一番冲天大志丢在脑后,吾等作为他的臣子、他的朋友,岂能丢下他不管,一走了之……”
魏犨怒气稍消道:“依子之见,吾等该当何处?”
狐偃道:“此地非聚谈之处,请随我来。”
众雄跟定狐偃,步出东门,又向东走了六里,来到一个名叫桑阴的地方——因此地尽是老桑,绿荫重重,日光不至,故名桑阴。
众雄来到桑阴之后,环一圈儿席地而坐。唯有魏犨不坐,可着嗓子说道:“狐偃,子将吾等带到这里……”
赵衰强行拉他坐下:“别急,狐偃既将吾等带到此地,怕是早已成竹在胸,望子少安毋躁!”
狐偃感激地瞅了赵衰一眼,轻咳一声说道:“在下并非成竹在胸,在下觉着公子为色所困,吾等怨也无用,当务之急,乃是思一良方,将他从美色中解脱出来。”
魏犨道:“怎么解?吾等候他十日,连个照面都不打,怎么解?”
狐偃道:“可不可这样?吾等将行装收拾妥当,以打猎为名将公子诳出城门,劫上车来,立马上路,谅他也拗不过吾等。只是,离开齐国之后,吾等投奔何国为好?”
贾佗道:“投奔宋国。”
狐偃道:“为甚?”
贾佗道:“宋襄公虽说未曾当上霸主,在军事上堪称白痴,但他人好,主张以仁义待人,以礼仪治国,加上他还有一个贤相——公子目夷,吾等若是投奔他,必将受到善待。”
赵衰摇首说道:“善待有什么用!齐孝公对吾等还不够好吗?可他不能帮助公子复国。正因为他不能帮助公子复国,吾等才离他而去。宋襄公能帮助公子复国吗?显然不能。吾等好不容易脱离一个不能帮公子复国的人,再去投奔一个不能帮公子复国的人,这是何苦呢?”
狐偃转脸向赵衰问道:“以子之见,吾等投奔何国为好?”
赵衰道:“能够帮助公子复国的人。”
狐偃道:“谁?”
赵衰一字一顿道:“秦,抑或是楚。”
先轸道:“秦虽强,距齐较远。况惠公之子圉,虽为秦质,已娶秦穆公之女怀赢为妻,实秦婿也。投秦不如投楚。且,楚成王打败宋襄公之后,其势熏天,已经是不是霸主的霸主了。”
胥臣、狐毛、介子推、颠颉当即附和道:“先轸之言是也。”
千人打锣,一锤定音,狐偃又是一声轻咳:“既然诸位大都主张投楚,那就投楚吧。子推兄,筹备行装之事就交给您了。”
介子推道了声好。
狐偃叮咛道:“此事除了天、地、老桑树之外,只有吾等九人知道,谁若将消息泄露出去,我第一个对他不客气!”
众雄齐声说道:“谁若将消息泄露出去,叫他生子为奴,生女为娼!”
有道是“怕处有鬼,痒处有虱”
。这消息到底还是被人泄露出去,但不是九雄。
难道是天、地、老桑树?
是老桑树上的一个人。
严格地说,是伏在老桑树上的一个采桑女。
采桑女者,齐姜之宫婢也。齐姜有宫婢二十名,轮番去桑阴采桑喂蚕。今日采桑的宫婢叫仲榆,年方二九,聪明伶俐,生了一双水一样灵的眼睛。她正在采桑,见众雄环坐议事,停手而听之,尽得其语。俟众雄离去,她又将桑篮摘满方回宫。正行之间,遇一宫婢小蜥,责曰:“别人采两篮桑,只需一个时辰,姐姐何故去了三个时辰,不怕公主责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