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停顿了一会儿,意在让众文武领略消化一下他的战略意图和思想方针。
接着他又满怀信心地道:“我军北上,边修边走,水6并进,虽然行军时间会慢了些,但我无惧鲜卑白虏有所准备,如今慕容恪已死,他们再无将领可一战!”
“大司马英明神武,我北伐大军定将直捣邺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把鲜卑白虏赶回辽东老家去!”
众文武群情激昂,纷纷挥舞着拳头道。
郗在旁紧锁眉头,一动不动地低头看着徐州到邺城的路线,陷入了沉思。
想说点什么,又看大家如此斗志旺盛,终于忍住了。
正在这时,大堂外走进一人,五短身材,满头大汗,一脸风尘之色。
大家转身看去,原来是主簿王珣从下邳回来了。
“元琳回来了,哈哈,来的正好,一路辛苦了。”
桓温在一堆文武簇拥下,边走回大堂中央,边笑道。
“参见大司马!”
王珣来到桓温身前,一揖到地。
“快快请起,”
桓温搀扶起王珣,转头对众文武道:“大家分头下去准备吧,三日后,早卯时点兵祭旗,辰时大军准时出!”
众文武一起躬身道:“末将、卑职遵命!”
待众文武散去,桓温和郗、王珣在座榻上坐下,令亲兵奉上茶水。
桓温看着有些疲惫的王珣问道:“此去下邳,是否顺利?不过陛下诏书刚刚到了,你恐空跑了一趟。”
王珣边喝着茶边问道:“陛下诏书怎样安排?”
“平北将军郗愔任徐州刺史,不过都一样,”
说着,桓温看了看另一边的郗又道:“都是全力策应北伐大军。”
王珣大口大口的喝着茶水,未及应答。
郗急急地问道:“匡怎样?”
“唉,别提了,”
王珣放下茶盏,抹了抹嘴道:“此人粗鄙愚鲁,我在他府中被陈安搜出,匡被支去了小沛……”
王珣把在下邳生的事一一向二人讲了一遍。
“你到底没有他们跑的快,如今陈谦之子已在虎牢打了一仗,战绩还不错,另外陈谦已经死了。”
桓温手抚杂髯道。
“哦,卑职已经在路上听说了。”
王珣擦拭着脸上的汗水,边道:“这样说起来,情况也没有太多变化,与我们分析的进程差不多。”
郗手捋浓髯微笑道:“是啊,匡已经额完成了使命,陈谦、柏杰都死了,待北伐大军横扫中原,大司马功高盖世,天下将遗忘此二人矣。”
“陈望这小子倒是个人物啊,不可不防,此子在下邳杀伐果断,虎牢关前又大破鲜卑七万大军,足智多谋,深通兵法。”
王珣有些心有余悸地道。
郗不以为意地笑道:“元琳差矣,此子也不过十三岁,还需回京丁忧三载,这三载以后嘛,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