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是我奶奶让来找我们姨姥姥的,我奶奶叫黄茸,我姨姥姥叫黄芪”
小一点儿的那个小女娃明显没有大的戒心重,看方淮心多问了两句,不是像之前的那些人一样直接就说不认识了,她倒是先说了。
“小妹”
大些的男孩制止小女孩往下说。
“哎,你们两个小孩儿,哪来的谁让你们进来的要饭的吗”
小饭里老板娘兼着服务员,老板是厨师,就是个小小的夫妻店,刚刚老板娘去后厨端菜了,出来一看进来两个小叫花子,马上就赶人。
这年头儿,庄稼产量上不去,一到了农闲,各地进京要饭的人就多,也光是京里,像东北农田多的地方,一到了夏天,那要饭的都是成群结队的,山沟里见得少。县上镇上附近,那真是不难见到。
所以,俩小孩儿这样的,老板娘早都见惯了,以为是家长带着出来,专门让孩子进来要饭的。
“大婶,我们不是要饭的,我们找人的。”
小男孩儿特别有礼貌,给老板娘鞠了个躬,“我们想要的人在大学当老师,看着哥哥姐姐们都像大学生,才进来问问,打扰您了。”
“啊这样啊。那你们找谁啊这学校的老师,我差不多也都认识。”
老板娘让小男孩儿说得一愣,尴尬的笑了一下,就问道。
这时候的人,真诚,也热心。
“老板娘,不用啦。这俩孩子找的人我们认识。小朋友,你们要不要先吃点儿东西一会儿吃完了饭,我们带你俩去找黄大夫啊。”
罗玄先出声了。这都撞上了,肯定不能不管啊。他不知道黄茸是谁,但小女孩儿能说出来黄芪,还知道通过方南国找黄芪,那肯定不是陌生人啊。
“我们不饿,大哥,你告诉我们黄芪在哪就行,我们自己去找她。”
小男孩防心还挺重的。
“如果你们的奶奶真的是黄茸的话,那你们得叫我表姑,你还想去哪里找啊”
黄芪就把刚刚领到的学生证拿出来,“看看,这是我的学生证,我是医科大学的学生,肯定不会骗你们的。老板娘,再给加两碗面条儿。咱们吃完饭回家。快点儿坐下吧。”
多了这两个不知道什么来历的孩子,大家伙儿也没法在接着聊了。原本林援还想问问,大家对未来都是怎么规划的,他好参考参考呢。这回也不用问了。
小男孩儿毕竟还不大,看了学生证,也就真的证的。拉着小女孩儿坐下,老板娘把炸酱面端上来,两小孩儿再怎么矜持着,从吃的度上也能看出来,说不饿,那是骗人的。
连那小丫头,都把一大碗面条儿干掉了。可见是有多饿了。
吃完饭,罗玄和方淮心就带着俩孩子往家返,罗玄让林援帮着跟齐教授说一声儿,明儿个再来取课本。小男孩从路边儿一棵大树底下的树洞里掏出来一床已经脏得看不出来花色的被褥,非得拿上走,还不让罗玄帮助拿着。
这怎么办,拿着那个大包袱,再加上他俩这一身儿,公交车肯定不能让上。只好雇了一个三轮着,一个抱着一个孩子,慢慢往回走吧。
“你俩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卢也,哥哥叫卢念。”
小姑娘声音脆脆的。
“你们的家人呢”
“没有了”
小男孩儿声音低下来。
“那你们怎么知道来京城找黄芪的呢又是怎么知道方南国在大学教书的呢”
“去年九月的时候,村里的大喇叭念报纸,说是在京里开什么教育会,参会的人里面有方南国,我奶奶说那是姨父爷,后来她走了,我们兄妹俩实在活不下去了,就到京城来碰碰运气。这里有我奶奶写的信。”
男孩儿说话条理很是清晰,有内衣兜里翻出来一封信来。
方淮心也没急着看信,只把信收下放在包里了。接着问他们家在哪里,什么时候进京的,都去哪里找过之类的。
一直到下了公交车,都是两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的在说他们这几个月从中州一路走到京城的遭遇。
难为他们怎么做到的,卢念过了年才十岁,卢也才六岁。孩子妈生产的时候,大出血走了。孩子的父亲四年前也没了。就剩下个奶奶,带着他们两个过活。据卢念说,从来没见过爷爷,也不知道爷爷是做什么的。老家一直吃不饱饭,卢家又是老的老,小的小,在村子里又是外来户,地里收成又不行,奶奶把能找来的吃的都给他们吃的,常年都吃不饱,去年身体也不好了。腊月三十除夕那天晚上走的。
走之前,给了卢念一封信,让他们俩进京里来找黄芪。还指挥着从家里的炕洞里巴拉出来一个小盒子,里面存着两根金条还有几块大洋,和一个手镯。除了那个手镯说是信物,能跟姨奶奶相认的,其它的给他们当盘缠。
后来卢念用那些大洋去跟村里的人换钱,让人把几十个大洋都骗去了,只给他两块钱。还被打了顿,要不是被人看到,没准就把他打死了。
怪不得卢念那孩子防心重呢,原来真是被骗过。
后来就是带着那两块钱,两孩子一路走走停停,居然也给他们走进了京,白天赶路,晚上就找个背风的地方,将就着睡。见到人就问路,倒也没走丢了。
还是好心人多。这一路上,有看着他们可怜的,有给吃的,有给钱的,也有给个门洞子让他们住上一晚上的。有时候卢念帮人干点儿杂活儿啥的,人家也能给顿饭吃。
进了京,他们也不知道方南国在哪个大学,只问大学在哪。也说不出来是什么大学,就有人给他们指路,让到京城北面这块儿来,好些个大学都在这边儿呢。他才这又从南穿过京城走到北面儿。都已过过来五六天了,可是大学一直没开学,就等着今儿个开学好打听呢。没想到真就给打听着了。
回到家的时候,都傍晚了,足足骑了三个多小时,那三轮车才算是给骑到家了,那大哥累得身上那汗,把衣服都打透了。方淮心给了五块钱。那车夫还说啥都不要,只要原来订好的两块。撕巴了半天,还聊出来,那大哥也是知青,没考上大学,请了病假回来的,在家里没事儿干,才弄了个三轮车拉活儿挣钱。
“孙大哥,你看这样行不行,学校那边儿给我分了一间房子,我正打算要收拾一下,搬些家县过去。您帮我拉两趟行吗我一天给您五块钱。”
都是知青,了解大家的难处,反正那房子啥时候都是收拾,方淮心也是有意帮他。
那们孙大哥一听,为了过活,这情也就领了。说好了明天一早过来帮着拉家具。都是知青,感情上天然就有几分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