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董卓,他可是想杀袁绍啊,但李儒劝他说:“这事儿还不一定呢,别忙着杀人。”
袁绍听了,提着宝剑就走了,把官印一扔,跑冀州去了。董卓跟太傅袁隗说:“你侄子不懂事,看在你面子上,我就饶了他。那废立皇帝的事儿,你怎么看?”
袁隗说:“你说得对,就应该这么干!”
董卓说:“谁敢反对我,我就用军队收拾他!”
吓得群臣都说:“一切都听您的吩咐。”
吃完饭后,董卓问侍中周毖、校尉伍琼:“袁绍这小子跑了,咱们怎么办?”
周毖说:“袁绍一肚子火,要是咱们急着抓他,他肯定会造反。再说,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要是他拉拢了这些豪杰,那山东可就不姓董了。所以啊,不如赦免他,给他个官当,这样他就不愁吃喝了,也就不会闹事了。”
伍琼也说:“袁绍就一纸上谈兵的家伙,成不了大事。不如封他个官,收买人心。”
董卓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立马派人去给袁绍送官。
转眼到了九月,董卓把皇帝请到嘉德殿,叫文武百官都来。他拿着剑说:“皇帝太菜了,当不了天下之主。我现在有一份文件要读一下。”
然后叫李儒来读。李儒说:“小皇帝不中用,大家都对他没信心。现在我们要换一个皇帝。皇太后教子无方,国家乱七八糟。永乐太后突然死了,这事儿有点儿奇怪。三纲五常可是国家大法啊,不能不管!陈留王虽然年轻,但人不错,规矩多。我们应该让他继承大统,振兴国家。所以我们要废掉小皇帝,封他为弘农王;皇太后也别管事了,让陈留王当皇帝。这样才合天意、顺民心!”
李儒读完文件后,董卓就叫人把小皇帝拉下去,解了他的玉玺绶带。小皇帝和皇太后都哭着喊着不走,群臣也一个个跟死了爹妈一样伤心。
台下突然有个大臣火冒三丈,大吼一声:“董卓这小子,居然敢做这种天理难容的事!我今天非得用这象简把他打清醒!”
说着,他拿起手中的象简,冲向董卓。董卓气得脸都绿了,马上命令武士把这大臣拿下。这位大臣就是尚书丁管。董卓让人拖出去砍了,丁管一路骂个不停,直到被拖出去时,他都没有丝毫退缩。
董卓请陈留王上殿,群臣拜见完了,他让何太后和弘农王以及唐妃到永安宫去住,顺便把宫门一锁,让所有人都不能进去。可怜的小皇帝四月才刚登基,九月就被废了。
董卓立的陈留王协,表字叫伯和,是灵帝的中子,也就是后来的献帝。这时他才九岁。献帝改年号为初平。董卓当上了相国,那权力大得不得了,连拜见和上朝都横着走,简直就像螃蟹一样。
李儒这哥们儿给董卓出主意,说要用名人来提高声望。他推荐了蔡邕这哥们儿。董卓就让人去请他,结果蔡邕不肯来。董卓火了,派人告诉蔡邕:“你要是不来,我就灭你全家!”
蔡邕吓得不行,只能乖乖地来。
董卓一见到蔡邕就高兴得跟什么似的,一个月里给他升了好几次官,最后还让他当上了侍中,对他好得不得了。
话说那少帝和何太后、唐妃,被困在永安宫里。那生活条件一天不如一天,衣服和食物越来越少。少帝那个愁啊,眼泪都干了。一天,他看见两只燕子在院子里飞,就写了一诗。这诗写得好啊:“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但是,董卓一直在找人监视他们。有一天,现了这诗,知道了少帝的怨气。于是董卓说:“这小子居然敢写诗抱怨,那就找个理由杀了他!”
于是他叫李儒带十个武士去杀少帝。
少帝和太后、妃子正在楼上,看见李儒来了,吓得半死。李儒拿了一杯毒酒给少帝,说:“这是董相国送的寿酒。”
太后说:“既然是寿酒,那你先喝一杯。”
李儒一听就怒了:“你敢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