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成员的群昵称五花八门。
“挑篓”
、“呵腰”
、“戈麦”
、“泥水”
、“尚调”
……
江舟一琢磨,不由脊背生寒。
这些昵称竟然都是以不同的死亡方式谐音命名的。
“跳楼”
、“喝药”
、“割脉”
、“溺水”
、“上吊”
……
如果女儿没有自杀,江舟看到这样的网名会忍不住笑骂,年轻人就是喜欢一惊一乍故弄玄虚。
可现在,丧女之痛如附骨之蛆,让她痛彻肺腑。
她深知,这不是玩笑。
这个群浸染着女儿的血色,承载着女儿曾经鲜活的生命和死去的亡魂。
这里的每个成员昵称和每一句聊天记录都弥漫的死亡的阴影,真实可感,沉重可怕。
因为是网络虚拟空间,群成员性别不明,身份不详。
但从他们说话的语气和聊天的内容看得出来,他们大都是初中、高中和大学里的学生,还有些刚踏入社会举步维艰的年轻人。
他们讨论的话题很宽泛,会吐露心声,谈及各自的烦恼和痛苦。
但不约而同,他们最终会归结到一个点上,那就是如何自杀。
如何获得自杀的勇气,如何没有痛苦、方便快捷地死去……
他们语气轻松,像相约去看一场烟花,去游山玩水一样喜怒笑骂。
他们谈论生死像谈论天气一样随性,完全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也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和抗拒。
他们互相取乐或者互相“鼓励”
,不计后果,随心所欲。
江舟越看越震惊,越看越迷惘。
她想不通,一群本该朝气蓬勃的孩子,到底是出于肤浅无知,才敢这么肆无忌惮地谈论死亡,还是他们确实被各种在她看来无足轻重的烦恼蒙蔽困扰,心如死灰以至无所谓。
如果没有女儿自杀的事实,就算她看到这样的聊天,也不以为然。
但现在,她不敢想,在她不知道的地方,是否有和像她女儿一样“说到做到”
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