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也想不到会有什么人,把信给自个儿往医科院寄。
江弦心里瞬间兴奋和激动起来。
“红民同志,我去传达室看看。”
“一起。”
李红民微笑起身,眸中闪烁着期待,“前段时间又投了几篇稿子,说不定《诗刊》也给我回信了。”
绿色的琉璃瓦反射着北方的阳光。
医科院大清朝那会儿是豫亲王府第,占地不大,拢共足球场的大小。
医科院和京城协和医学院属于“院、校”
一体,是极特殊的领导体制:一个领导班子、一套组织机构、两块牌子。
几十年后,青华还掺和过一脚,在那时,考上这座学校,便是考入青华的医学系,毕业后,能拿到同时写有青华和协和两所高校名称的毕业证书,拥有两座母校。
不过现在这所国内医学的顶尖学府,就只有医科院一块牌子存在。
“同志,有李红民的信么?”
传达室人头攒动,李红民跟门卫同志打听一声。
“李红民。。。”
门卫同志从厚厚一沓代收的信件中翻出一封,“《诗刊》寄来的,你给人家投稿了?”
“投了几小诗。”
李红民矜持的笑着,隔着胶版纸信封一通摸,只是诗词本就写不了几页内容,光凭厚度也摸不出是否退稿。
“快看看过稿没有?”
门卫好奇的催促。
李红民忙不迭打开信封,一迭退稿露了出来,再看看稿子中间夹着的手写信,脸色顿时变沮丧。
门卫同志见多识广,见他蔫吧下去,不用问也明白怎么回事。
悠哉悠哉端起茶缸,啐口茶叶。
“Tui!每天那么多学生递稿,少见能有过的,你们医科院的学生,还是多在医学下些功夫吧。”
“我们不是学生。”
“你们是老师?”
“我们是勤杂工。。。”
李红民声音一点点小了下去。
“勤杂工?”
俩门卫对视一眼,忍不住出笑声,“你一勤杂工你投什么稿,又不是知识分子。”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哈哈哈哈。”
“我。。。”
李红民涨红了脖子,却找不到办法来辩驳这番嘲讽。
这话太气人了。
可他内心也是自卑的。
是啊,他就一勤杂工。
只有初中的学历,和社会盲流没太大区别,凭啥做文学的美梦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