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丽算是第一环节,她往上有收购商也叫中间商,不论是村里的收购商,还是像林玉琴这样有档口的大收购商,他们都属于中间商。中间商和药厂,药房之间还隔着一个饮片厂。所以,一颗药材从产地出来,到最后进入药厂,少的要倒五六手,多的十几手的情况也是有的。
“林姐,也就是说,你也不是直接对接的药厂?”
陈秀丽像个好奇宝宝。
“当然不是,我的药材一部分供给市里一个饮片厂,一部分卖到南方,老家那边有亲戚是开药房的。”
陈秀丽听得云里雾里,还是不明白,“姐,我不懂,问了什么不该问的,您别见怪。”
她从随身的包裹里拿出一包干松树伞和一包猴头菇,“这是我自己从山上捡,给您尝尝。”
林玉琴祖上是福建人,她自己却是在东北出生,饮食习惯早已和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无异。
“我最喜欢吃小鸡炖蘑菇了,你这蘑菇真好,全是蘑菇芽,买都买不到。”
她收下陈秀丽的见面礼,“妹子,你问吧,姐知道的能告诉你的,我都告诉你。”
“姐,你刚才说药材到药厂至少要倒五六手,那药厂为什么不直接去产地收购呢,这每经过一手价格都会翻一些,从农民手里收成本更低呀。”
“因为药材太分散了,就像你刚才说的,你没办法保证一年给我多少药材,但是药厂要的产量是固定的,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村里挨家挨户收,就是我,也只是从县城上收,村里我都不去呢。”
陈秀丽恍然大悟,一个疑问解决了,马上又有新的问题,“姐,既然你的药材都有固定的去处,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开档口,我看这市场也没什么人,生意能好吗?”
林玉琴喝了口茶水,“你还真是个十万个为什么呀。”
“林姐,实在不好意思,我是真的不懂,想多了解一些,给您添麻烦了。”
林玉琴随手从离她最近的袋子里抓了一把,凑到陈秀丽面前,“知道这是什么药材吗?”
陈秀丽拿起其中一片,白色的叶片,像花瓣一样,闻上去没什么味道,陈秀丽用手指轻轻掐一下,却没掐动。
“不认识。”
陈秀丽摇摇头。
“这就是百合,你没见过,也应该听过。”
“是百合固金丸那个百合?”
陈秀丽记得家里以前曾有过这个药。
“对,就是它。”
林玉琴有些惊讶,“那你知道百合哪里产的最好吗?”
“兰州。”
陈秀丽脱口而出。
林玉琴更惊讶了,“看来你对药材了解得不少嘛,怎么总谦虚说自己什么都不懂呢?”
陈秀丽把额前的一缕头别到而后,面露羞赧:“家里有一本中草药大全,我家那口子还在的时候,没事儿我总愿意翻一翻,他走了以后,因为照顾孩子,很久没看了。”
轻飘飘的一句话,道出不为人知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