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孙工按捺不住,开始问王建军一些论文上的细节。
王建军倒是细心解释,不过解释几句就看一眼杨书记,有点拘束。
杨书记笑了:“你老看我干啥?我跟孙工是老熟人了,我希望你跟他好好学习,那样通河就有精通中药的人才了。”
孙经理看着杨书记说道:“杨书记,别看建军年龄不大,可他的心智和学识,跟他的年龄根本不成正比,只是稍加点拨,以后肯定会成为中药大家。”
“哦?孙经理对他的评价这么高?那我倒要听听咋回事儿了。”
这下子酒桌上的人分成了两波,一波是王建军和两个专家,另一波是孙经理和杨书记。
当然孙经理介绍认识王建军的过程也打了埋伏,不能啥都说。
跟王建军越聊,两个专家的眼睛越亮,因为王建军对黑熊养殖指出的几个问题,正是同裕堂极待攻克的难点。
学问这东西唬不了人,王建军是学林业的,并不是中药专业,可他的优势是比孙工多了二十年的记忆,这可不是靠学习能得到的。
“建军,你要是有时间,能不能去京城同裕堂的养殖基地看看,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试了很多办法都不行。”
王建军犹豫了一下:“暂时我脱不开身,家里的事儿挺多,等我空闲下来可以的。”
这时孙经理插了一句:“建军,如果黑熊养殖的难题攻克了,给你带来的经济效益,可比你弄个食品厂要强多了,你是技术型人才,应该挥你的优势。”
杨书记立刻看向了王建军:“你还弄了个食品厂?不简单啊?你才十九岁就能做这么多事?”
王建军一脸尴尬:“杨书记别听孙经理瞎说,我就是弄了个小作坊,把祖传的制糖手艺规模化,叫食品厂就是对外说着好听点。
我弄这个小作坊,也是想带动林场家属搞多种经营,树只能越砍越少,现在不想出路以后怕来不及了。”
杨书记点点头:“靠山吃山是咱东北的老传统,这些年东北的木柴、煤、矿石成火车皮往外输出,可资源早晚有枯竭的一天,你小子能想到提前找出路,我看比政府的一些干部有眼光。
你好好干,遇到啥困难就来县里找我,只要不违反政策我都会支持你。”
王建军赶紧端起一杯白酒,拿起来就要干,让孙工一把给抢过去了。
“你这孩子胡闹啥,你把这杯干了还不得睡两天?赶紧跟我说说这预埋管到底用啥材料合适。”
这顿饭吃得很精彩,杨书记看着挺乐呵,而两个专家跟王建军相谈甚欢,这期间王利过来两趟,见没人搭理他,讪讪地走了。
走的时候孙经理拉着王建军落后了几步。
“建军,叔跟你说的都是心里话,你的学问就是钱,真没必要窝在山沟里,与其弄啥小食品厂,都不如全国各地给同裕堂收药材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