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循的直言不讳,无疑是对当前局势的一种大胆评价。
王文知道陈循的话虽刺耳,却也道出了不少人心中的真实想法。
“陈大人,你这话未免太过偏激。”
一位年轻的官员忍不住反驳道,“襄王虽有英明之举,但他的野心和权谋同样不可小觑。我们若轻易投靠,岂不是将自己置于险境?”
陈循斜眼看去:“我并非主张盲目投靠,只是郕王的刀没架在你的脑袋上,你们难不成忘了赈灾抄家一事?太后娘娘如今被软禁在慈宁宫,而郕王却在朝堂之上公然提出要追究责任。若非太后娘娘暗中庇护,我们这些人早就成了刀下之鬼。”
“诸位也都看到了,皇上如今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后宫之中,而朝中大小事务皆由郕王一手把持。太后娘娘虽然有心干预,但毕竟身为女子,难以直接插手朝政。朝中大臣们人心惶惶,不知该何去何从。”
陈循的话虽然直白,却也点出了一个事实:在这动荡的时局中,选择站队,无异于一场豪赌。
“我们若不早作打算,恐怕等到局势明朗时,早已是他人棋盘上的棋子。”
陈循继续说道:“我建议我们应当暗中联络忠于皇上的大臣,共同商议对策,以备不时之需。”
“临安一事本是个打压郕王的好机会,可诸位都看到了!皇上是如何偏袒,甚至不惜动用国库的银两来支持郕王的计划。这不仅让朝中大臣们寒心,更让那些忠于皇上的臣子们感到失望!”
“若是不日郕王要砍了咱们的脑袋,皇上还会有几分的关心?”
王文叹气:“皇上如今沉迷于后宫,对朝政之事漠不关心,我们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恐怕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陈循再添了一把火:“月底郕王便会启程回京,东西两厂如今都听令于他。我还想问,到那时,我们这些忠于皇上的大臣,还有立足之地吗?”
陈循的话让在场的大臣们陷入了沉思。
他们知道,陈循所言非虚。郕王的势力日益壮大,而皇上却似乎对此毫不在意,甚至在关键时刻偏袒郕王,这无疑让忠于皇上的大臣们感到前途未卜。
“那襄王。。。。。野心昭然若揭,他岂会甘心屈居人下?一旦有机会,他定会毫不犹豫地夺取皇位。若是天下人知道皇上对我们的生死漠不关心,襄王岂不是会更加肆无忌惮?他若得势,我们这些忠于皇上的人,岂不是首当其冲,成为他铲除的对象?”
“再者,襄王与郕王之间,虽表面和气,但暗地里早已是剑拔弩张。他们之间的争斗,我们这些大臣,不过是棋子罢了。一旦局势失控,我们这些棋子,又怎能保证不被牺牲?”
“诸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尽快想出对策,否则等到局势明朗,恐怕一切都为时已晚。我们得联合起来,找到一个能够制衡他们两人的办法,至少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现在,我们得先稳住朝中局势,不能让任何一方独大啊!”
“对!”
王文猛然拍桌:“陈大人说的对!”
“我支持襄王也不愿成为郕王的傀儡!最多十日,襄王便会带兵进京,到那时便是一场腥风血雨的开始。我们这些忠于皇上的大臣,必须在襄王到来之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诸位意见如何?是愿意追随襄王?还是愿意支持郕王?抑或是有其他更好的人选?”
王文的话音刚落,大厅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沉思。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各自盘算着利弊。有的认为襄王势力庞大,跟随他或许能保一时平安;有的则认为郕王虽然手段狠辣,但若能得其信任,或许能获得更大的权力。
然而,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