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高兴的可能就是林涵空了,他被留在寒山寺,林黛玉甚至要求方丈亲自检查他功课。
如若没有完成,就罚抄佛经,抄完还要被迫和方丈谈经,简直就是生不如死,头悬梁锥刺股都没有这么狠的。
林黛玉一觉睡醒,楼下暖阁已经摆了饭,齐大夫闲话间提到了林黛玉喜欢的那家臭豆腐,沈兰心想着哄她高兴,便差人与齐大夫同去,买了生的回来自己炸。
“你醒得时辰正好,我还想着要是炸完了你还没有起来,我们就自己先吃了。”
沈兰心将买来的臭豆腐又都切成四块,炸出来色泽金黄,小巧玲珑,再配上天青釉色的高碟,端的是雅致二字。
“这可叫我碰着了。”
林黛玉裹着厚实的狐裘披肩不撒手,“听闻湘地的臭豆腐是黑色的,还加了汤和别的料调味,沈姐姐得空也学学。”
沈兰心将调好的酱碟摆在她面前,无语地道,“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这徽州人还吃毛豆腐呢,林姑娘你要不要?”
“要的。俚语都说徽州第一怪,豆腐长毛上等菜,姑姑与姑父从前去过黄山,回来说毛豆腐风味独特,入口即化,可惜我那时候小,竟不得去。”
林黛玉不止要瞧一个锅里的,还要瞧很多个锅里的,“云贵总督有一次回京述职,提及云贵有一种包浆豆腐,炸出来外酥里嫩,一口咬下去,内里的豆腐细腻如汁……”
沈兰心将酱碟收回来,她们近日愈发熟稔,说话也随意起来,她是又好气又好气,“你要是不吃我炸的,就继续去睡觉,梦里什么豆腐都有。”
“吃吃吃!我就是随口说说罢了。”
林黛玉忙把甜酱抢回来,“让我尝尝,是你的酱好吃还是老板的酱好吃。”
“吃慢些,静雪还炸着一锅,我让她撒了辣椒面再端上来。”
沈兰心道,“你吃些辣的好驱寒。”
她的辣椒面里混了盐和花椒,又香又麻,配着酥脆的臭豆腐也好吃。
静雨闻不得这个味道,直接避出去了,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不喜欢的人闻起来简直要命。
要不是亲眼所见,她都想不到,姑娘这样神仙一般的人,竟喜欢吃这样的市井小吃。
林黛玉与沈兰心就着热乎乎的山楂红糖水,两个合伙吃完了两高碟的臭豆腐,林黛玉不出所料地吃撑了,勉勉强强地遵守医嘱,在屋里散步消食,“再这样下去,我再去京城参加春闱,得把你也打包带走了。”
沈兰心道,“也可以,我还没去过京城,京城的吃食与江南有很大的分别吧?”
“十里不同俗,自然是很大很大的分别。”
林黛玉说着又叹了口气,“往后要是我做了京官,就只能待在京城了。姑姑没出事之前,我一直是想着能和她一样,走遍大江南北。”
“吃遍大江南北才是。”
沈兰心笑道,“林先生与齐先生的游记写得极好,我读来也觉神往。林妹妹要是读书闲暇,不妨也写些随笔刊印,好让外头瞧瞧林解元的文采。”
林黛玉的诗集一直是有在外面畅销的,文坛都赞她有谢道韫的林下之风,至于随笔倒是没有写过。
“可是我也没有去过什么地方呀,没什么可写的。”
“写吃的。”
沈兰心认真道,“就光你刚才那么多豆腐,我听得就馋了。”
林黛玉蹙起眉,“可这样子大家不都知道我是个吃货了吗?”
“不然想个化名?”
沈兰心给她出主意,“可是这样的话,你又没有办法给自己扬名了。”
林黛玉思考良久,最后缓缓道,“罢了,吃货的名声不要也罢,待我想个化名就来动手。”
齐大夫开的食谱除了没有肉,譬如牛乳、果仁、豆腐都是不缺的,连带着沈兰心做素菜的思路都开阔了不少。
秋日里瓜果丰盛,尤其是核桃、栗子一类的,兰园里各进了不少,沈兰心这几日都带着丫头们在挑拣干果。
这一日晨起,林黛玉洗漱了又窝回被子里,继续想她的随笔,楼下却喧闹起来,她听了一会儿没个所以然,索性让静雨去瞧瞧。
静雨去了半天才回来,笑嘻嘻道,“沈姑娘把人家做糖炒栗子的家伙事都给买回来了,要在家里炒栗子呢。”
林黛玉静静地看了她片刻,掀了被子道,“我去看看。”
她吃的糖炒栗子都是家里下人买好装盘送上来的,最多是她等不及吃,见过两回油纸包。
正好还没看过人家炒栗子,吃到老学到老。
若说风土人情一类的随笔,林黛玉最喜欢《东京华梦录》,便如孟元老自己序中所言,时节相次,各有观赏,那是在感怀一个朝代从前的风流,读来犹如美梦,繁盛尽在眼前。
不能再想了,卷二里的州桥夜市等几篇里的报菜名着实太精彩,再想要觉得糖炒栗子不香了。
随笔若无随字,只怕失之刻意,无甚意趣。
要是沈兰心炒栗子好看,她就决定先从美人糖炒栗子写起,再怀念一下暂时吃不了的栗子烧鸡。
沈兰心买了人家的锅与黑砂,麦芽糖和油却是自己的,不止林黛玉觉得沈兰心炒不动,众人都是这样以为的,露珠毛遂自荐,“我替姑娘炒吧!”
“放着我来,你炒不匀,到时候栗子不好吃。”
沈兰心在做饭上和是诸葛亮一个毛病,事事喜欢亲力亲为,生怕别人错了一步,毁了她整道菜。
板栗泡过盐水,切十个刀口,糖油混合了原砂,先大火热砂,再倒栗子1,然后反复翻炒。
这是个极其磨人还有点不安全的活计,栗子遇热会炸开,沙沙声和噼噼啪啪的爆开相结合,听起来有些像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