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专家统计过某片海域的状况,发现超过25%的蓝鲸身上都有虎鲸袭击的痕迹。不过这种数据就像海豚身上有鲨鱼袭击的痕迹一样,能够带着痕迹活着,说明被统计的动物在袭击中是逃出生天了的。
海洋生物和大猫不同。
狮子袭击非洲象、长颈鹿和犀牛时,可以通过放血战术或者把自己挂在对方身上慢慢磨的战术,但海兽没有能够把自己固定住的前后肢,为了速度,在海洋里也不可能违背规律进化出那种有长有四条长腿的巨兽。大家都是流线型、水滴形、纺锤形,进攻时就只能通过高速撞击撕扯的方式了。
因此在比较海兽战力时,爱好者往往会比较一个数据:粗壮度。
通俗来说就是某种海兽从上往下看时身体最粗的部分如何,可以简单粗暴地估计出这些海兽的撞击进攻能力和部分防御能力。
言归正传,即使虎鲸在许多捕猎时会采取撞击的方式,但在面对须鲸时它们却很少这么做,而是多采用压迫的手段。
这么做的重
要原因就是保护牙齿。
虎鲸的牙齿和大白鲨不同,它们一生只有这一副牙齿,如果脱落了或者被磨平了就再也没有了。
再者说,面对蓝鲸这种生物,再咬能咬到哪里去。
蓝鲸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极限体长能达到惊人的33。6米,体重超过200吨,光是心脏就有一辆汽车那么大,据说在2公里开外就能监测到它的心跳声。
体型是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速度。
和许多人的印象不同的是,蓝鲸其实是海洋中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它在悠闲状态下的巡航速度可以达到将近20公里时,而在受惊时可以陡然加速到恐怖的50公里时,虎鲸的极限速度也不过如此。每天的平均速度快到什么程度呢?藤壶在身上都长不住。
在速度快的同时,它们还有着傲人的耐力。
蓝鲸可以长期以20公里时的速度巡航,即使在极限速度下也可以保持数个小时。根据一些科考船船员的描述,他们常常需要“努力追赶”
才能和蓝鲸保持距离。在船只动力革新前,利用风力的捕鲸船根本无法追上这些海洋巨兽。
虎鲸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奋力追赶,但时间长了还是无计可施,除非进行车轮战,轮流休息。
打扰到维多利亚一家的蓝鲸也是因为知道这点才不躲不闪、不紧不慢地朝这里靠近的。秋季快要到了,这头蓝鲸从北方向南方迁徙,大概是
要去水温高的地方繁衍。
莱顿气得吱唔乱叫,莉莲也咔哒咔哒地响个不停,但它们拿这头大家伙毫无办法,只能跟族长浮在一起,看着它从眼前经过。
就像一座升起来的山。
长着气孔的巨大脑袋破出水面,重重地喷出鼻息,水花溅了数米高。旋即是突起的脊背,高高地从水面上划过,仿佛永远看不到终点,最后是一条比小型飞机翼展还宽的尾巴,海水像瀑布一样从尾巴上滑落,在几秒钟后渐渐收敛成串,变成阳光照射下璀璨夺目的珍珠。
安澜忍不住下潜。
太近了,近到她能看清对方身上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纹理。
纹理在每头蓝鲸身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中的一些如同晕开了的蓝白色颜料,而另一些则像珍珠色的大块圆鳞片,如果能记得这些纹理,就能认出身份。
蓝鲸的眼睛是温柔的,动作优雅而平和,只是自顾自地巡航。
这是安澜连想都不曾想到的场景,先是听到了鲸歌,又能和鲸在不到三米远的地方并行。
它实在是个雄奇的造物。
只有这一望无垠的蔚蓝深海才能孕育出如此庞大的智慧生灵。
当蓝鲸浮出海面呼吸时,对任何经过的船只和其他生物来都像座鼠灰色的高山,但对大海本身来说,却只是一页小小的孤舟。
幸好还有鲸歌能把信息传到千里之外,免去了它们的寂寥。
鲸歌在大海中穿梭,如同在给不确定目标
的同类群发短信,无论谁听到了都可以加入到这场聊天中来。一条信息发出去需要几分钟,得到回音又是几分钟,和短信聊天的频率也很相似。
很有意思的是,科学家发现几十年来全球所有蓝鲸在交流时的鸣叫频率都在下降,而声音强度却在上升,可能是受到船只、潜艇、各种声呐装置的影响,它们通常交流的频道里充满了太多噪音,不得不另外开辟一个频道。
维多利亚在不远处呼唤着。
安澜不能再跟着往前走了,只能回到家人中间。
这天晚上星星特别明亮,倒映在海面上就像钻石的碎屑,随着海浪轻轻飘动。
大虎鲸们都进入了梦乡,只有安澜还清醒着,回味着这一支蓝鲸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