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一铭听了口谕又与李公公一番客气,得了他好一通恭维,正是兴致高涨的时候,他尤擅书法,大字写得漂亮,萧家百年清流出过不少画家,书法家不多,他算一个。
萧时月进来时他一笔直下完成了最后的一撇。
“父亲这个永字写的真是潇洒出神,颜夫子在世都得夸您后来居上呢。”
萧一铭大笑,将笔放下,抬眸看她。
“这个时间不去和你母亲玩闹,反来书房找我是有话要说吧。”
萧一铭开门见山,萧时月也不打算藏着掖着。
她福了一礼道:“父亲,女儿接下来要说的话有些大逆不道,望父亲体谅。”
萧一铭乐了。
“你自小有主意,大逆不道的话还少吗?两年前,为了劝萧家支持信王,你对着满族耆老什么话都说尽了,在祠堂跪足七天就是不认错,哎,为父习惯了。”
跪足七天,跪到双膝红肿流血,晕倒爬起来继续跪,每日只进些粥水,第七日才奄奄一息被抬出送医,只为让父亲和家族耆老有信心支持信王。
目的虽达成,但从此她的膝盖就落下了毛病,每逢风霜雪雨都会隐隐作痛,不能多行。
萧时月长睫微垂:“是啊,当时我笃定信王可以成事,他成事后必会倚仗萧家,我们萧家便能一举压下王家,成为当朝第一大家。”
“阿月眼光好,挑中了这块璞玉,信王确实值得托付,他对你有情,对我们萧家也有义,待你大婚,为父便为国丈,刚才李公公的意思是,圣上有意封爵,一等国公衔世袭罔替,此为虚名,实差是你二哥哥,圣上要他去做东都府尹。”
萧一铭一通话说完,不觉喜上眉梢,畅快极了。
萧家百年辉煌,最辉煌时出了一位大将军两位相国,把持朝政三十余载,世人都道,不知皇帝只知天水萧氏。
到他这一代,名气虽在,盛况不复,族中子弟凋零,多是莽撞武夫,文上只有老二,科考三年,中了个二榜十三名,在文渊阁领了个不大不小的虚职,每日只是誊写文书,还不如他这个国子监祭酒。
哦,也不能说完全凋零,他还有个义子,在朝堂上只手遮天不可一世,以至于外头如今提起萧这个姓,想得、说的都是他萧寅之,和天水萧氏没半点关系。
到底不是亲生的,隔着血缘,萧寅之高中之后就和萧家断了联系,翻脸不认人,萧一铭沾不到他一点好处,早憋了一口气,只觉萧姓被李代桃僵了,愈发想要重振家族声威。
现在,终于到了天水萧氏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萧时月一眼看透了父亲的心思,赵希诚大概比她更早看透,所以才挑中了萧家,两萧内斗,最是知己知彼,再没有更合适的了。
只是上辈子,他这份心思是熬到了大婚之后才逐渐显露,这辈子倒是提前了。
前世给她父兄的封赏虽也尊贵,但没有那么尊贵,如今的这份隆恩毫无先例可言,简直是一步到位,将萧家送上神坛。
萧时月不知是哪里出了差错,但当务之急,还是说服父亲。
“父亲可知,这东都府尹掌管东都大小事务,历朝都是皇帝心腹或是未来太子兼任,这对二哥来说,分量不会太重吗?”
萧一铭朗声笑:“若没我们萧家一力支撑,他行三还非太后嫡出,又有萧寅之拦路,如何登基?说句难听的,他的龙椅都是我们萧家出钱卖命堆起来的,他怎样回报都不为过!”
父亲竟然已经狂妄至此,把她的功劳归于萧家全族的功劳,恨不能骑在赵希诚头上撒野。
萧时月深吸了一口气,扑通,跪下了。
“父亲!这话万万说不得!”
她抬眸,“父亲,信王已经登基,万里江山都是他的,我们萧家与他从此只能是君臣,半点不能僭越!”
萧一铭皱眉:“我自是不会出去说。”
“想也不行,想了,您就会做出不理智的选择,譬如,接下圣上不恰当的封赏。”
“不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