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用贾元春介绍,太后早就知道了,她想问的也不是这个。
“既是王大人的外甥女,承慧乡君当初入宫学的保荐人为何不是王夫人,而是德宁长公主呢?他们两府关系很好吗?”
贾元春:“……”
您我问,我问谁啊?
太后问到这里,又不能不答,她很想说,麻烦您去问问安国公世子吧,这事他比我清楚。
可安国公世子是太后的亲外孙,亲外孙干出这么出格的事,把朝野都轰动了两次,太后不可能不知道。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她?
贾元春长了个心眼儿,并没说太后知道的,而是道:“臣自小进宫当差,对外面的事知之甚少。承慧乡君在宫学读书时,臣曾见过她一面,问起过保荐人的事。”
她装模作样地想了想,才道:“承慧乡君说,她和姨母到京之后才听说宫学选拔赞善陪侍的标准提高了,为此姨母去舅舅家走动,舅母便带着薛家表妹去给长公主请安,谁知竟入了长公主的眼。”
长公主喜欢漂亮女孩儿,一直想收个义女的事,京城无人不知。
太后看了贾元春一眼,从前只觉得这个丫头细心勤勉,不成想还是个机灵通透会说话的。
“那位承慧乡君容貌如何啊?”
太后又问,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模样,“长公主看人最是挑剔,能入了她的眼,想必这位乡君定然是倾国倾城之貌了?”
若非倾国倾城,怎么可能把卫持迷得神魂颠倒,不管不顾把人抢回家两次。
贾元春算是明白了,太后绕来绕去估计是想见见薛宝儿,却又寻不到名目。
想明白了也不敢直说,试探道:“各花入各眼,臣觉着好,太后未必瞧得上。承慧乡君如今是长公主的义女,便是太后您的外孙女,她得了乡君的封号,合该进宫给太后请安。”
话递到嘴边,太后很是满意:“那就让她来吧。这件事交你去办,办好了有赏。”
贾元春大喜,忙笑着应是。
这种事一般是由太后身边的掌事女官去办的,可她听说那位掌事女官到了年纪,太后给了恩典准备将她放出宫去,留下的空缺可是很多人都惦记着呢。
论资排辈的话,轮不到贾元春。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太后把差事交给她来办,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贾元春立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办事去了。
于是,第二日早朝之后,太后就在慈宁宫见到了这位承慧乡君和……卫持。
两人并肩走进来,男的高大英俊,女的娇俏玲珑,当真一对璧人,把暖阁都给照亮了。
卫持一进门就坐在太后身边,中间隔了一个炕几,有宫女搬来绣墩想将绣墩放在太后下手,却被卫持拦住了。
他一指自己身边,未语先笑:“天儿太冷,你坐这儿吧,暖和。”
维护之意再明显不过。
宫女有些迟疑,不由抬头看太后,太后呵呵地笑,朝宫女摆摆手,宫女又把绣墩搬出去了。
薛宝儿只好坐在卫持身后的炕沿上,暖阁里火炕烧得暖烘烘的,很快驱散了凝在身上的寒气,很是舒服。
有宫女端来茶水点心,卫持一边陪太后闲聊,一边吩咐宫女又搬了一个小炕桌进来,放在薛宝儿那边,亲手把茶水点心挪过去。
“我瞧着你早饭用得不多,饿了吧,快垫垫肚子。”
他故意压低声音,却足够太后听到,“慈宁宫的点心不是御膳房做的,味道淡不油腻,我从前很喜欢吃。你尝尝,是不是很好吃?”
说着拿起一块芙蓉糕先吃起来,边吃边对太后道:“外祖母这里的点心最好吃,每次来都不重样,每一样味道都很好。”
太后都快让他这个热情劲儿给弄晕了,也忘了打量薛宝儿,也忘了要问薛宝儿的话,只是呵呵地笑:“你爱吃,回头让小厨房多做点,给你带回去。”
“多谢外祖母。”
贾元春听了忙要转去小厨房安排,余光却瞥见薛宝儿对着几碟子点心正愁。
是了,慈宁宫待客的茶点都是摆设,没有谁敢如卫持这般真的去吃,所以茶点的个头儿有点大,用手拿着吃很不雅观。
贾元春瞧在眼中,吩咐完小厨房,亲自端了几盘太后平时爱吃的小点心将原来的茶点换下,笑吟吟解释道:“上次小厨房得了世子爷的赏,可把厨娘们高兴坏了,今儿听说世子爷要来,特意做了您爱吃的备着呢。”
见薛宝儿果然吃了,卫持很是高兴:“都有赏!”
贾元春忙谢赏。
太后不由又看了她一眼,笑着打趣道:“瞧着你表妹来了,就用哀家的小厨房做人情?人情给你做了,还有赏,吃亏的还不是哀家。”
贾元春就凑趣儿般地跪下给太后磕一个头:“臣替表妹谢太后赏。”
把一屋子人都给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