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又问:“那您胃口如何?”
太后叹了口气:“只能喝点粥了。”
触龙一看这架势,知道太后的心病在哪儿,也就不再多提长安君的事儿,只是东拉西扯地闲聊。
聊着聊着,触龙突然话锋一转:“太后啊,我有个小儿子叫舒祺,今年才十五岁,啥也不会干。
我老了,私下里最疼的就是他,想让他去当个王宫保安。您看咋样?”
太后一听这话,也有点动容了:“行啊。他多大了?”
触龙回答:“十五岁了。虽然年纪小了点儿,但我想趁我这把老骨头还在的时候,给他找个出路。”
太后点点头:“看来你也是个疼儿子的主儿啊。”
触龙嘿嘿一笑:“那可不比您差!”
太后也乐了:“你这老头子还挺会聊天的嘛。”
这时触龙趁机说道:“其实啊,依我看太后您对燕后公主的疼爱,可比对长安君多多了。”
太后一愣:“你胡说!我对燕后哪有对长安君好?”
触龙摇头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啊。
当初您送燕后出嫁时哭得稀里哗啦的;
她出嫁后您又天天祈祷她婚姻美满、别被退回来。
这不就是为她长远打算嘛,希望她的子孙能在燕国扎根啊。”
太后听了这话觉得有道理点了点头。
触龙又趁热打铁:“那咱再说说赵国的事儿吧。
从现在起往前推三代,那些被封侯的赵王子孙,现在还有谁在位的?”
太后想了想回答:“一个都没了。”
触龙感叹道:“这就是说啊,近处看灾祸殃及其身,远处看则殃及其子孙呐。
并不是说,君王封侯的儿子都不成才,而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却没有实际功劳,俸禄丰厚却没有付出努力,却享受着国家的优厚待遇。
如今您把长安君捧得高高的,给他封地赐宝,却不让他为国家立功立业。
将来一旦您不在了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立足呢?”
太后听了这话如梦初醒:“你说得对啊!那好吧就按你的意思去办吧!”
于是下令为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马和仆从,送去齐国做人质。
齐国一看赵国这么有诚意,也就出兵相助了。
秦国军队一看这架势也就识趣地撤退了。
这场风波总算是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