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
凌父凌母想带着女儿搬出去的想法就这样夭折。
大家散去之后,凌母去凌小妹屋里找她,凌小妹在纳鞋垫,看到凌母进来放下手上活,“娘,快进来坐。”
“这鞋垫做的密实,不错。”
“我想给四嫂做一双鞋,下面做密实一些,里面我打算做软一点,四嫂每天都很忙,走路也多,这样脚能舒服些。”
“好,你四嫂待你不是错。”
凌母顺势说:“之前娘跟你说,和你爹带你一起出去生活,可刚才提出来后,你四哥四嫂不同意。”
凌小妹眼底有些失落,不过很快就掩饰起来,“娘,没关系的。”
“你四哥和四嫂希望家里热闹一些,要求你就住家里,你想住多久都行,你以后若是再想嫁,便给你招婿,招婿之后你四哥说给你起一院子,你自己当家做主过日子。”
凌小妹心里有些乱,想到钱家的事情,她有些不敢成亲,害怕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与陌生人强行成为一家人。
“没事儿,你四嫂说,就算你一辈子不成亲,都没关系,以后她有孩子,你帮她带孩子。”
凌母这话还真是杜明娴说的。
凌母在进屋之前,杜明娴怕凌小妹多想,便跟凌母说了这话。
凌小妹一听很是开心,“好呀好呀,只要他们愿意让我带,我肯定给侄子侄女带好好的。”
看到女儿脸上笑容,凌母很开心,“好,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凌家又要起作坊的事情,让村里人震惊,同时一个消息悄悄传开,那就是凌家四郎娶的媳妇是个福女。
自从这个福女进门,凌四郎看大夫的次数少了,凌家达啦,短时间内,四房分家,每家都住上砖瓦房,如今还要建作坊。
作坊那可是地主老爷家才会建的。
有些村民酸的厉害,可不敢在面前说什么,只能不停打听,作坊是用来干嘛的,生怕招工的时候,不招自家的。
因为凌三伯家宅子的事情,凌四郎给他二嫂一个事情干。
周氏辣酱都不做,专门跑到妇人堆里去聊天,妇人们各种打听作坊是用来干什么的,周氏只能勉为其难回答,用来酿酒的。
酿酒这种词在大家眼中很小众,普通人家谁会酿酒?
大家各种问题。
“二郎媳妇,你们那个酿酒作坊会招人的吧?”
“那肯定会呀,你没看到要建很大?若只用我自家人,那岂不是得累死,再说只有自家人干,还建什么作坊,自家院子里做就够。”
“哎哟,那可不得了,二郎媳妇我这有一把豆子你拿着吃,回头作坊建起来,要招工,你可得帮帮忙,让他们到时候先收我们家人行不?他们干活不错。”
面对妇人们递过来,你一把豆子,我一把炒米的,她全都收下,张口刚要说什么,就看到凌三婶过来。
她立刻一副心虚的表情,着急忙慌对着围她的妇人说:“那个我还有事儿就先走了。”
“周氏你怎么回事儿,你三婶刚来怎么就要走,你往日里不是最喜欢跟你三婶聊天?”
有人看出不同,急忙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