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分离,便已想念。
三日后,应轻烛下旨,命决意大义灭亲的郁止为主将,郑国公为副,率领大军出京平叛。
站在城墙上,遥遥望着那人没于人群中,随着大军远去,应轻烛久久未收回视线。
贴身太监取过大氅为他披上,“陛下,保重身体,郁公子也会担心陛下身体是否安康。”
应轻烛平静道“回宫。”
行军打仗不是个好活,尤其是这个落后的古代。
长途跋涉会使人身心俱疲,一路上也艰辛不已,尤其郁止这具身体根本从未吃过苦,在这路上算是全吃了。
若非郁止善于
调节和伪装,他在军中原本便不好的名声便会一落千丈。
郁止没有让别人认为自己是来镀金抢功劳的废物的打算。
他原本还想亲自上场,然而这身体不给力,他便打算只制定计策和攻打计划,别人打,自己坐镇军中,他可不愿因为逞强而导致失信于应轻烛。
要好好照顾自己。
他并没有直接对敌应王。
应王一路走来占据了不少地盘,但郁止目前并不担心,应王起兵其实有些匆忙,且他还不愿污了名声,因此那些人和地都不知道自己易主。
他安排一队人去溧阳抄了应王老家,没有惊动留守的应王军队,便把应王家眷偷了出来,等人现时,人早已经没了影。
溧阳大乱,全城找人,消息传至应王耳中也令他变了脸色
“那么多人做什么吃的连人都看不住”
“父王息怒,想来去那皇帝太过狡猾,才会想出这等办法,父王,目前当务之急并非找到家中弟妹,而是先打进京城,大位要紧皇帝畏于父王,想来定会用弟妹们做文章,目前他们应当没有生命安全。”
说话的是应王最看重的儿子,也是郁止这具身体一母同胞的弟弟。
此次上京乃跟着应王,因此逃过一劫。
应王有些庆幸,庆幸自己带了个儿子,否则这会儿就是全军覆没。
至于这位二公子,心中便是高兴,恨不得皇帝真把他那群弟弟妹妹杀了,如此一来他便是父皇唯一的儿子,也是能继承他大业的儿子。
此时,二人并不知道,几日后便会看到自己的亲儿子兄长。
得知朝廷已经派兵,且讨伐他的人是郁止后,应王心中将郁止那个便宜儿子骂了一晚上。
传旨说明他是反贼的那名官员已经被他杀死,却也无法阻止他谋反的消息传遍全国。
应王干脆也不装了,京城不过两万兵马,即便加上沿途各州府,也不过七八万兵马,如何能与他十几万兵马抗衡且那主将还是他那自小不学无术的大儿子,他不信对方能玩出什么花样。
然而当他看着自己被各种奇袭,对方军队一路势如破竹,眼看着就要冲至主阵营,他甚至来不及懊恼后悔,当即想要挽救反击。
然而
太晚了。
为了早止兵戈,郁止奉行擒贼先擒王的原则,一开始便动了应王的子孙家人,如今没有后顾之忧,可以直接对应王动手。
未必,他罕见地亲自上阵,手持长弓,挽弓搭箭,远远朝着某个方向射去。
于千军万马之中射中应王。
应王胸口中箭,军心大乱,又躲避不及,被郁止追逐包围。
他的二儿子比他还先不敌,此时非死即伤。
眼看着郁止越来越近,他忍不住以利相诱,“郁止我儿你行军奇诡,心有沟壑,不如与父王一同伐楚待我登基,必封你为太子”
郁止苍白的面容上露出一抹微笑,“父王当真认为我很不错是个有用的人”
应王心中一喜,以为有戏,当即道“自是如此我儿有为父风范从前是父王太过忽略了你。”
郁止却没听他后面的话,只笑道“如此便好。”
随后又对身后人轻飘飘道“动手。”
刀光一晃,鲜血喷涌而出,应王脸上的笑容甚至都没落下,却已然人头落地。
应王已死,军心大乱,十万大军顷刻之间如一盘散沙,被郁止带人轻松缴获。
他并未大开杀戒,这么多人中,绝大多数是真被应王所骗,以为自己上京清君侧平叛,殊不知他们自己才是叛贼。
历时四月,平叛之行终于画上句号,郁止也踏上了回京之路。
离京时还在暮春,回来时已是苦夏。
郁止一路紧赶慢赶,十几日后,终于即将来到京城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