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有些好笑,她从前最爱哭了,没想到现在紫鹃变得比她更爱哭了,林黛玉没说话,紫鹃却好像从她的目光中读出了她的意思,有点不好意思的胡乱擦了擦眼泪,找小丫头给黛玉熬药去了。
今夜宝玉大婚,人几乎都调到他那帮忙去了,就连雪雁也被借了去,就剩下两个不大伶俐的小丫鬟,只是现在黛玉的病情好转了,紫鹃的心情也好多了,看着这冷冷清清的院子也不觉得那么憋闷了。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真好。
夫婿
林黛玉醒过来后,身体果然一天天的好起来,几天之后就能慢慢的下地走几步路了,原本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的身子也慢慢的长了一点肉。
而宝玉那边,掀了盖头,知道自己娶的不是林妹妹而是宝姐姐,闹了几日,却抵不过贾母和王夫人的意思,再加上宝钗和袭人在一旁相劝,也渐渐回转清醒过来。
只是心里还总是想着来潇湘馆看看黛玉,却都被袭人劝住,再加上又顾及着新娶的宝姐姐,怕她多想,只能作罢。
“玉儿。”
贾母处理完宝玉这边的事,终于腾出空来潇湘馆看黛玉,“我给你择了一门亲事。”
林黛玉闻言愣了一下,有些意外,却又有种意料之中的感觉。
她从前和宝玉有情,如今宝玉成了亲,她再留在这园中,确实是让人为难。
贾母叹了口气,她并非不疼黛玉,她这个外孙女,像极了她早逝的女儿贾敏,聪慧灵透,容貌也是拔尖的,她从来都心疼这个外孙女,疼她甚至胜过家中几个亲孙女。
只是,她最疼爱的,始终还是宝玉,如今宝玉的病情好不容易开始有点好转了,她实在是经不住宝玉再出点什么事了。
为黛玉择一门好亲事,将她风风光光的嫁出去,也算全了她们这些年的祖孙之情了。
“外祖母。”
林黛玉默然片刻,跪下来端端正正的朝贾母磕了三个头,“多谢您这些年的照拂,玉儿今后没法在您身边尽孝了。”
她病重的时候,贾母一心只想着宝玉,甚至都没来见她最后一面,她心里是难过的,甚至也曾生出过一点怨恨,但是外祖母这些年的疼爱也不是假的。
她自幼丧母,又从小离开父亲身边,是外祖母一直关怀照顾她,有什么都想着她,林黛玉心中酸涩,眼中却没了眼泪,她上辈子掉了那么多的眼泪,这辈子已经没什么泪可流了。
贾母缓慢的叹了口气,轻柔的摸了摸黛玉的脑袋,将她扶起来,“傻孩子,以后好好的。”
她给黛玉选的这门亲事,不是什么显赫家族,而是一位叫做顾逢秋的年轻状元郎。
这位年轻的状元郎家世不显,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病逝了,此后家里更是艰难。
但是顾逢秋容貌俊秀,又有才情,能诗会赋,想来同她这聪慧的外孙女儿能说到一块去。
虽然现在只是个翰林院编修修撰,从六品,但他得今上赏识,年纪轻轻前途无可限量。
贾母也打听过了,这年轻人性格温和宽厚,而黛玉性格内敛多愁思,父母又都不在了,她作为外祖母,今后怕是也照拂不到多少了,嫁个品性温和的夫郎,将来总不至于受什么磋磨。
就像她那可怜的孙女迎春,如今过的可叫是什么日子,贾母叹了口气,拍拍黛玉的手背,“好孩子,将来的日子,可都靠你自己过了。”
……
林黛玉的婚事很快筹备起来,潇湘馆却还是冷清。
宝玉自然不必说了,如今是不怎么方便来了,和探春惜春两姐妹一起来过一回,只是黛玉如今也没什么同他说的了,见了面也只是相顾无言。
探春不久后也要出嫁了,惜春一心想要出家,对俗世的事淡了不少,现在只和妙玉走的近些。
而宝钗,在黛玉出阁的前一晚,才终于姗姗来迟,“颦儿。”
“宝姐姐。”
黛玉笑笑,亲自给宝钗沏了茶,“我就猜到你今天会来。”
宝钗眼圈微红,她和黛玉情同姐妹,她并非不想来看黛玉,得知黛玉病情好转,她心里也高兴。
只是,她有些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黛玉了。
黛玉宝玉自小一起长大,她并非看不出他们之间的情意,也从未想过横刀夺爱。
更何况宝玉和她成亲,虽然也对她温柔体贴,但是心里始终牵挂着黛玉,这门亲事,她心里其实又何尝愿意呢?
人人只知她温柔大度,事事周全,谁又知道她心中的苦,她劝黛玉不要读西厢牡丹,谁又知曾几何时,她也曾偷偷幻想过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不过是命运弄人,一个和她一样的可怜人罢了,林黛玉从来都没怨过宝钗。
“宝姐姐。”
林黛玉牵着宝钗的手,有些唏嘘,“我明日一去,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还能再坐在一起对一回诗,吃一回螃蟹。”
“颦儿。”
宝钗眼眶微红,勉强笑了笑,还好颦儿并不曾怪她,这一回大病之后,总觉得颦儿好像忽然长大不少似的。
只是颦儿明日便要出阁,从今以后,这园子里更没人能陪她说说话了。
两姐妹说了会儿话,顾及着林黛玉明天还有的忙,宝钗也不敢留的太晚让她费神,明天可是颦儿的大日子,“颦儿,我先回去了。”
林黛玉送她到潇湘馆门口,宝钗走出一段路,回过头来看了一眼,林黛玉倚在门口,笑着朝她挥了挥手中的帕子,“宝姐姐,珍重。”
“颦儿,珍重。”
薛宝钗轻声道,转身回去,在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沉沉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