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江山烽火连城怎么玩 > 第六章 出其不意(第1页)

第六章 出其不意(第1页)

陈奇瑜这个五省总督这才干了没多久就被崇祯给撸了,这眼下形势危急,又由谁来接替五省总督的位子?这次崇祯的脑袋似乎又转过弯来了,他又选了当初兵部合议推荐的洪承畴了。转了一大圈儿,这绣球又抛到到了老洪这里,他又挂上了兵部尚书的官衔,正式出任五省总督。同时,还让他兼着陕西三边总督的职务。老洪这一下就成了大明王朝权力最大的封疆大吏了。

论说有兵有权,这老洪应该高兴才是啊。但老洪是有苦难言,他接了个“烫手山芋”

,扔又不敢扔,吃嘴里又怕烫着,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崇祯的任命下来之时,陕西的局面已是相当之混乱了。这两年陕西虽然大体肃清了“流寇”

,但灾荒局面并未好转。而现在“流寇”

又重新回到陕西,大旗一树,活不下去的百姓马上成千上万地加入。据他的估算,陕西境内的“流寇”

起码已经有十四五万人了,而陕西全省官兵除去防卫边塞的和被调走“防虏”

的,能调动的只有一两万人,根本没法应付如此局面。而他的老搭档曹文诏也被崇祯调去了大同任总兵,以防备后金。兵不多、将不广,这实在是老洪感觉头大。

老洪跟崇祯上书,叫苦不迭,然后就提出要求——“请盐课银三十万两”

,他又希望把老曹调到陕西来“助剿”

。奏折递上去,请崇祯批准。

这老洪之前是三边总督,只管陕西的地盘儿,而如今他已是五省总督了,就得从战略全局考虑问题了。他认为,“流寇”

人数虽多,但绝大多数都是饥民,和精锐的官军对阵依然不是对手。最关键的是,陕西灾荒连年、缺吃少喝,“流寇”

虽然攻州克县,但根本抢不到足够的补给。只要把“流寇”

堵截在陕西境内,使其不能外窜邻省,时间一长,“流寇”

自己就得饿得眼冒金星了。因此,他自己亲自坐镇潼关,又派兵扼守住商州(今陕西商洛),以防“流寇”

从商洛山经武关窜往河南。

经过老洪这么一谋划,兵力部署很快就完成了。可惜,他请求增加的饷银和援军还没到,商州方向也还没布置好,西宁卫(今青海西宁)又生了边军因欠饷哗变的突事件。老洪没辙,只好先去西宁镇压兵变。到了十二月底,他好不容易处理完了“叛乱”

再回到潼关,义军已经突破了防御不足的商州和武关,又跑到豫西去了。

眼看把“流寇”

围堵在陕西的战略已经破产,崇祯只好要求兵部重新制定全盘战略计划。兵部最后议定的结果,决定调动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五省共计六万四千人的兵力,再从宁远、山海关一带调来最精锐的“关宁铁骑”

五千人,从四川调来强悍的土司军队“白杆兵”

三千多人,总兵力高达七万二千多人,可谓是规模空前。兵部拟定的总体计划是:北防黄河,防“流寇”

重回山西或袭扰畿辅;西守潼关、武关和郧阳,防“流寇”

向西窜回陕西或四川;南据襄阳,防“流寇”

攻击江汉平原;东线从河南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到汝宁府(今河南汝南)一线布置防御,防“流寇”

窜向南直隶(今江苏和安徽)境内;各省的军队主要都用于堵防要冲,守卫重要城市,而野战追剿的任务主要交给机动力强的关宁铁骑和肉搏战能力出色的“白杆兵”

来完成。为实现战略目标,需增加军饷九十三万两,并调动大量军械、粮秣。

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崇祯正式批准了兵部的这个总体作战计划,并要求洪承畴兵出潼关,到河南总制全局,“期以六个月扫荡廓清”

计划赶不上变化,这边儿崇祯刚批准了这个计划,那边就出了大事:“流寇”

突袭凤阳,“中都”

陷落。

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就出生在凤阳(当时叫临濠),早年在凤阳皇觉寺当过和尚,父母的坟墓也在凤阳,因此朱元璋夺取天下之后,就把自己的老家凤阳县一下升为大明朝的“中都”

,成为排名南京之后的“第二都”

。老朱甚至还想以凤阳为帝国的都,因此花费了海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凤阳按都城的规模进行建设。为了提升凤阳的繁荣度,他又下令将江南地区的数千户富户强制迁徙到凤阳定居。虽然后来凤阳的都城建设工程烂了尾,但基于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凤阳府在大明朝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

明代的凤阳府,辖区非常大,大体上涵盖了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淮南市、阜阳市五个市的全部地区以及滁州、合肥、六安三市的北部地区。明朝还在凤阳设立了凤阳巡抚一职,管辖包括凤阳府、庐州府(今安徽合肥)、淮安府、扬州府四个府以及徐州、滁州、和州(今安徽和县)三个直隶州,可以说南直隶长江以北的地区基本上都处于凤阳巡抚的管辖之下。

但就是如此重要的一个城市,军事防卫力量却十分有限。按明初的建制,中都凤阳编有八个卫,一个卫为五千人的编制,理论上应该有四万名守军。但实际上,随着明朝卫所制度的崩溃,大量卫所军户逃亡,四万人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纸面数字。到了崇祯年间,凤阳的实际守卫力量只有四千多人,其中三千人还属于“班军”

,只能干点儿修补城墙、修建军营的活儿,基本没啥战斗力。凤阳的城墙也因为中都工程烂尾,到了崇祯年间,凤阳已经相当于没有城墙了。之前凤阳巡抚也曾多次上奏朝廷,请求拨款修缮凤阳城墙,并增强凤阳守卫兵力。但崇祯认为,此时无论“流寇”

还是“建虏”

都从未袭扰过凤阳,再专门花钱给凤阳修城墙、增守军纯属扔下水,毫无意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