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稼殿内,按照往日,上午早朝之后,不管是皇帝还是宰相,都会回去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开始今天的政务。
宰相去政事堂理政,皇帝就自由一点,勤政的就去延和殿批阅奏折,不过到赵祯时期,改为了崇德殿。
所以这个时候三相三参等宰相不可能在后苑的观稼殿,这里在以前也不可能是他们能来的地方。
但此刻大宋这帮群臣们,却在观稼殿这个原本不起眼,只有每年农桑做做样子的殿宇当中,开起了一次能改变未来大宋的会议。
赵祯坐在观稼殿殿上方的太师椅上,由于这不是正经朝会,他让王守忠搬了几把椅子放在下面,诸多大臣们左右坐好。
恰在这个时候,范仲淹也走进来,向赵祯行礼道:“官家。”
赵祯就问道:“赵骏呢?”
“大抵是累了,现在稍微睡一会儿。”
范仲淹回答道。
“嗯。”
赵祯点点头:“范卿来得正好,一起坐下聊聊吧。”
“谢陛下。”
范仲淹就坐在了最下面的那把椅子上。
虽说他敢叫板宰相,但现在他毕竟只是個秘书少监,官位最低,自然只能坐在末座。
等他落座之后,赵祯才环顾众人,开口说道:“赵骏到大宋来,已经一月余,太医说,他的病情快则十天半月,慢则再过一月,大抵就能养好。他眼睛睁开的时候,估计是瞒不住了。”
“至少我们能确定,他在眼睛看不见的这段时间里,说的所有话都是真话。。。。。。”
吕夷简略微迟疑。
因为他忽然想起了这段时间里赵骏可没少逮着赵祯一家人骂,骂完赵祯本人再骂他爷爷,说的脏话一次比一次难听。
要是所有话都是真话的话,那岂不是赵祯是二傻子蠢笨驴加老色皮贱骨头?
所以吕夷简一下子就有点后悔自己为啥要接这个茬了。
好在赵祯当时没想这么多,点头应下道:“嗯,不错。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未来的事情,诸公觉得,如今我们大宋要想强盛,改变靖康耻之事,应该如何?”
范仲淹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立马说道:“官家,自然是矫国革俗,去疴除弊。昔年秦国困顿,有商君变法,才有秦国强盛,最终一统天下。一时之势,只能一时之法。若不思变通,死守祖宗之法,焉能长久?”
“嗯。”
所有人听了都点点头,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事情。
赵祯看着自己这位未来的改革大将,充满希望地问道:“范卿觉得,我们应该从何做起?”
范仲淹想了想道:“大宋已经病得太久,正如赵骏所言,国库支余几乎全用于军队开支,可养的兵马毫无战力,后来被西夏连连战败,足可见里面的弊端。”
“唔。”
赵祯微微沉吟。
吕夷简眉头一皱,语气颇重地质问道:“你还想改革军制?”
这话一出,令范仲淹脸色大变。
大宋军制是当年赵匡义赵光义兄弟留下,除了边兵以及留守各州的地方厢军以外,主要的军队都集中在汴梁,也就是禁军。
刚开始的时候禁军数量并不多,但到宋仁宗时期,禁军已经展到了八十多万。
因为北宋起义太多,朝廷就招安,招安的人就全塞进禁军里,结果人员就越来越臃肿,兵马数量急剧增加。
本身宋朝有钱,如果能够把这八十万禁军训练成精锐部队也是好事。
毕竟禁军除了负责汴梁的安全以外,还要去边境打仗,那么多人用得好的话,暴打西夏和辽国不是问题。
然而宋朝皇帝又不放心把军队交给将领,所以平时这些禁军训练就由那些教头负责,也就是林冲这帮人,并不会给将领兵权。
等到打仗的时候,皇帝才会让枢密院调兵,再派遣将领领导这些士兵去边境,结果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的情况,严重危害了禁军的战斗力。
但这么做的好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兵权彻底掌握在皇帝手里,完全杜绝了五代十国那样将领倾覆政权的可能。
所以如果改革军制的话,就会触及到皇权的底线。
范仲淹再蠢也知道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连忙否认道:“自然不是,三冗之害,我想诸位比谁都清楚,赵骏也说了,若是强行拔除,无异于葬送国家,因而急需缓图,先以冗官为主。”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