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带着三斤荞麦面和两斤黄豆面回家,为了让大哥省事儿,盼儿将切碎的萝卜和野菜揉进面里,还加了些盐。这样连干粮带菜都有了,嘴里还有点味道。
等叶青竹提着自己的东西上了金老大的船,才现大家不吃窝头,都是薄薄的一张饼皮。有的人还带上几根大葱,用小罐子装上自家做的豆酱。
“金叔,你们这个吃法新鲜,我都没见过。”
“来,给你尝尝。俺跟你说,这是煎饼,随便用什么面搅成面糊,鏊子下边架上火,用篪子那么一推,一会一张,好做还耐放。”
“听着怪简单的,难为我家五妹还在窝头里加了盐和菜。”
“嗯?拿一个俺尝尝。”
海上的船要比淮河上的颠簸多了,摇摇晃晃的,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水,什么也看不见。
金老大则是想着,还好这小子不晕船。叶家的其他兄妹,也变得跟村里人一样,开始有事没事就求海神保佑大哥平安。
因为大家忙着收秋菜,海边去的人就少了,也只有叶家的孩子还坚持每天去捡贝类,当然也会收集些紫菜海带什么的晾晒。县城的买卖时好时坏,就算收入少些,也总能换点粮食。
盼儿管着一家子的衣食,房屋后边的柴堆的高高的,叶家还是没有遮雨的棚子,遇上天气不好,就将柴抱进屋子里存着。
除了惦记第一次出海的大哥,其他人就像一窝松鼠准备越冬一样,想尽办法储存吃食。
九月二十六,出海的人回归,菱角和雅儿刚把板车停稳,手忙脚乱的跟着大家往海边跑。
对于其他汉子来说,叶青竹很瘦,可以说是弱不禁风,也不知他怎么在海上坚持了三天。黑了,却更精神了。
叶青竹只来得及跟弟弟妹妹打个招呼,就开始帮忙装鱼。他没有船也没有网,这批鱼是没有叶家哪怕一条的。
不过叶青竹还是感激金老大,这是谋生的本事,小顺村任何一人,不想说是本分,提点一句两句都是情分。他们几个是没念过书,但是做人要感恩,混地头要讲义气还是懂的。
各家把鱼收回家,金婶子捉住要走的叶青竹硬塞了一条鱼。
“大郎,拿回去吃。”
“不不不,婶子留着明日卖掉吧,值不少铜板呢。”
“哎呦你这犟娃,俺们打了那么多,肯定是要卖不完的,这鱼要吃新鲜的。难道等明后天回来吃死掉的咸鱼不成?拿着拿着。”
“那……谢谢金婶。”
这次出海的收获不错,基本上每条船都是满载而归,一条鱼确实不算什么。只是他们家,还没尝过新鲜的海鱼呢。
叶青竹归家时,盼儿已经做好了饭。
既然大哥让她管着家用,在大哥出海的第二天,她就进县城买了不少东西。除了灯油,还抢到二斤半的猪花肉,这东西虽然熬猪油有点腥臊味,胜在便宜啊。更何况雅儿还藏着不少的花椒,多放点葱姜和花椒就好了嘛。
叶青竹提着鱼到家时,就连堂远都拄着木棍在屋前等他,齐整的六个站成一排,真好啊。
接鱼的,打水的,拿帕子的,翻衣裳的,叶青竹想,大户人家的少爷应该也就这样了吧?
等七人围坐在大屋吃饭,兄妹之间才好好说上话。
“现在赶海能捡多少海货?”
叶青竹问的是柳承,毕竟这些他记得最清楚。
“不太稳定,好的时候能有十几斤,少的话,差不多三四斤。”
“嗯,等入冬,海边就不要去了,白白浪费时辰。家里的钱够不够买粮食的?”
柳承皱眉摇头:“怕是不够,就算只买米糠,也要到明年开春,冬衣还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