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火朝天的窑厂里,一群赤膊的大汉正在挑土制泥,一声声响亮的号子声,冲出屋顶,让来往的行人听到了都觉得热血沸腾。
这正是管窑镇最大的陶厂——管家窑厂出来的声音,整个管窑镇因管家窑厂得名,在整个郡县都十分出名。
一条大川从这里汇入长江,交汇处孕育了众多湖泊沼泽地,同时也孕育了肥沃的粘土,这粘土用来制作陶瓷是最适合不过了。
管家窑厂开办已经一百多年了,是十足的老字号。由于历史悠长,在管家窑厂周围也66续续开办了更多的小型制窑厂,久而久之,这里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镇,当然管家依然是这里的老大地头蛇。
“伯喜啊,好好干啊,整个厂,我就觉得你最踏实能干,将来一定有出息的。”
一个穿着长衫的半拉老头拍拍面前这位身甚是高大的小伙子朗声道。这半拉老头说话和蔼可亲,同时嘴角上扬带笑,给人第一眼就觉得是个十分友善好相处的。
“谢谢王管事,我一定好好干,不负你的期望。”
身材高大的小伙子挠了挠头,言语中还带着年轻人稚气大声回复说。
这位年轻人得到了半拉老头李管事的夸赞后挑水搅拌陶泥的动作又加快了几分,李管事像是达到了某种目的,嘴角上扬的更厉害了,然后继续巡查窑厂其他地方去了。
与此同时,莲花镇上,顾老汉与顾亮正在莲花河畔等着渡船。
对岸,一只小乌篷船正在慢慢悠悠摇摇晃晃的向莲花镇走来,一对双桨绞动着水面,船身后留下的航迹,使得波光粼粼的河流仿佛被从中剪开了一样。宽大的莲花河水流并不湍急,甚至有一些汉子为了节省船费竟直接游到对岸去了,在水里扑腾着,像极了一只只鸭子。
乌篷船还没有到顾亮这边时,顾老汉把手比做喇叭状,高声呼喊“船家,这边有人过河。”
那乌篷船上的人听到喊声后,明显的加快了划桨的度,小船晃晃悠悠的到达了顾亮所在的岸边。
“船家,到对面管窑镇的地界,多少钱一个人啊。”
不等船停稳,顾老汉便提前开了口。
划船的是一个老叟,他不紧不慢的反问:“你们二位是只过河,还是直接划到镇上去啊。”
顾老汉便问:“船家,这过河价钱几何,直接到官窑镇又几何啊?”
“这过河一个人两文钱便可,若是直接到镇上则需包船,需要二十文。不过你若直接过河还需要再走两个时辰的旱路,我这船走水路不到一个时辰便可抵达了。”
划船老叟摸了摸胡子,笑容满面的应声回复。
“这。。。。”
顾老汉挠了挠头想,一时之间也没个主意,包船价格看上去也挺贵的。
心里默默盘算着,“现在已经快接近晌午了,即使坐船过去见到自己小儿子也要下午,自己还不知道儿子具体位置,还要去打探。晚上再回来也不太可能,毕竟一路上黑灯瞎火的还带有孩子,只能第二天早上再回来。于是当下有了决定,反正都要隔天回来,不如节省一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