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而末端军工体系,则是一个非常夸张和冒进的方案,
这意味着直接对标欧丑苏的军工项目,进行最前沿的研发,
或许你丑苏工业水平高,可以制造一个发射五千公里的导弹,
我们工业水平低,靠手搓、靠算盘只能制造一个五百公里的导弹。
那至少这个导弹要比一千万个凳子椅子有用。
而且只要我们工业水平不断提高,那一千公里、五千公里、一万公里的导弹我们早晚能造出来!
先重工后轻工的工业发展方针,其实在前世的华夏也是如此。
区别是在这个世界,军工五院创立在立国之战之前,提出这个方案要比前世早了许多。
顾然设身处地的把自已带入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把他自已放在叶知寒的位置上,
凭心而论,他恐怕没有叶老这个魄力。
末端军工体系,是一个非常牛杯的方案。
但这么牛杯的方案,
困难毫无疑问也是相当牛杯的。
要知道,
那是在沙苏工业援助之前,
无数海外人才还没有归国的时候。
那是真真正正的一无所有,
有人会用各种数据来表明其实建国前华夏就已经有工业积累了,
但实际上,
建国时能拆的都被拆了,能运的都被运了,不能拆也不能运的都被毁了,
留下来的微不足道的一些,也几乎不可能投产使用。
在这个情况下坚持末端军工体系……
顾然眼眶逐渐湿润,呼吸也变得沉重了许多,
单是想想,都感觉无比压抑。
同时,看着眼前身形消瘦眉目慈祥的叶老,敬重之情越发浓郁。
叶知寒看着丁一,道:“小丁言重了,当时推进末端军工体系,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其实支持的人还是不少的,”
“这条路能成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那整整一代人的功劳,”
“那一代科研工作者,那一代工人,那一代农民,和那一代最可爱的人。”
“他们都抱着不甘落后,也不愿落后的信念,凝聚出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个统一且坚定的信念才是成功的根本原因。”
“而我,只是有幸成为了承接这个信念的载体,但哪怕没有叶知寒也会有张知寒,李知寒……”
“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叶知寒看向顾然,眼神中充满了希冀,
像是一位隐士高人在垂垂暮已时看到了可以继承衣钵的爱徒:
“七十多年,我们的路走完了,后面的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叶老,你以后要多吃点,把身子养的胖胖的,气色养的好好的,”
顾然心疼的看着眼前这个瘦弱的老人:“您要亲自看着华夏的彻底腾飞。”
【PS:新读者可能不认识叶知寒~
他是作者君一本老书的角色,
一本很喜欢很喜欢的一本老书,
写的是建国初期那一代先辈们的事例。
祝大家2025新年快乐~
好运连连~】